第十二届中国(青岛)国际邮轮产业大会发布多项“好消息”,2024齐鲁国际邮轮季正式启动,青岛—仁川—全北多母港邮轮航线计划开通,预计2025年青岛始发港、访问港邮轮航次总量将增60%以上——
释放链接力,青岛邮轮经济上演“连船好戏”
8月26日至28日,第十二届中国(青岛)国际邮轮产业大会在“蓝梦之歌”号邮轮上举行。作为国际邮轮行业日程表上的一项重要活动,这场邮轮上的产业大会,打开了透视经济新动能的一扇窗口。
国际邮轮协会亚洲及澳大利亚区主席乔尔·卡茨在大会视频致辞中带来了全球邮轮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2023年,全球邮轮创下3170万人次的客运量纪录,比2019年增加约200万人次。国际邮轮协会预测,这个数据将在2024年增至3410万人次,并在2025年达到3640万人次。今年,国际邮轮协会成员全球邮轮船舶的总数预计将首次超过300艘,全球邮轮订单显示,到2036年底,将有75艘新邮轮交付,总投资额约为600亿美元。邮轮产业的巨大经济效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信心和共识。
邮轮连接着人和目的地,邮轮产业则链接着上、中、下游的诸多环节,形成庞大的综合性产业集群。站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如何用好区位交通、产业基础、旅游资源、港口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性优势,形成邮轮经济发展的卓越链接力,深度赋能城市发展?这场成果丰硕的大会,带来了最新的启发。
把发展的油门“踩下去”
“邮轮旅游是当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青岛邮轮母港凭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港口设施,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邮轮出发地之一,青岛邮轮母港的建设和发展也为邮轮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宝春看来,青岛作为“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其一系列推动邮轮产业发展的举措,为邮轮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营环境。
布局邮轮产业,青岛把发展的油门“踩下去”。聚焦打造世界一流邮轮旅游目的地,青岛制定印发《青岛市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成立国内首个世界级邮轮行业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邮轮分会,常态化举办青岛国际邮轮峰会,加快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近年来,青岛累计开通邮轮航线40条,通达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17个港口城市,运营邮轮近400个航次。今年全市运营邮轮航次达21个,邮轮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青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为青岛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青岛对邮轮产业发展的躬身耕耘所绽放的勃勃生机,让国际邮轮公司在这里看到机遇和可能。“借助邮轮产业大会的平台,我想代表成真邮轮郑重宣布,2024年10月25日,‘梦想’号邮轮将正式进入青岛港,这意味着成真邮轮将在未来与青岛展开大量密切合作,感谢青岛市各级部门和旅行社的支持,我坚信中国邮轮一定会蓬勃发展。”成真邮轮(香港)有限公司运营副总刘盾带来好消息,收获现场嘉宾热烈掌声。
青岛邮轮更多的好消息在大会上与行业伙伴们分享: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与爱达邮轮、蓝梦邮轮(青岛)、天津东方邮轮三家邮轮公司在大会上签署2025年航线运营合作协议,引进“爱达·地中海”号、“蓝梦之歌”号、“梦想”号继续来青运营,航次数量预计超25个。与此同时,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协同市口岸办、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及青岛大港海关、青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青岛海事局等相关单位,用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等政策,通过登门拜访、会展推介、签约合作等形式,面向国际邮轮公司全面加强引进访问港航线,预计2025年达到9艘次,将创2015年开港以来历史新高。
2025年,青岛始发港、访问港邮轮航次总量将达到34个以上,较2024年增长超60%。下一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将积极推动首艘国产大型豪华邮轮“爱达·魔都”号等来青,为游客提供更具个性化、品质化的邮轮旅游产品。
把市场的潜力“挖出来”
“从诺唯真、皇家加勒比、嘉年华三大上市邮轮公司单位邮轮业务收益来看,处于中等水平的公司二季度单位收益为336美元,但目前我们的市场能做到200美元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皇家加勒比和MC地中海撤销了明年的一些布局,因为对它们来说少赚钱都是亏。”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邮轮游艇发展首席研究员谢燮在大会上分享了对国内外邮轮市场形势的分析。
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谢燮建议,对于邮轮公司,要找到自己的客户,专心打磨自己的产品;对于邮轮港,应当回归本质属性向着主业发力;对于地方政府,要创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吸引邮轮公司集聚。“青岛邮轮要找到自己的专属目的地。现在从青岛出发的相关航线已经有了一个创新的探索,青岛—仁川—全北多母港邮轮航线未来就要开通,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对港口、邮轮公司都有非常好的愿景。”谢燮说。
在大会的多个主题发言和分享环节,各邮轮公司也分享了应对市场的最新举措。
爱达邮轮首席执行官刘辉特别提到了在文旅融合方面的探索。“‘邮轮+文化’是爱达服务本土和全球乘客的长期战略,‘一船好戏’是爱达文化旅游融合的口号,包括了工业文化、海洋文化、丝路文化和非遗文化,这些是中国邮轮运营的行业特色基础,也是爱达的特点和责任。”刘辉认为,邮轮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是移动的海上名片,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魅力。
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富东在大会上重点推介了“史诗下西洋·蓝梦之歌33晚长歌行”产品。作为一家拥有“青岛基因”的国际邮轮公司,上海蓝梦国际邮轮的全资子公司——蓝梦国际邮轮(青岛)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在青岛注册成立后,助力青岛加快向产业链中游邮轮运营大港迈进。今年8月的“蓝梦之歌”号邮轮青岛首航航次,成为青岛邮轮港复航以来运营的最长航线。本届大会在“蓝梦之歌”号邮轮上举办,对于扩大北方市场邮轮消费内需、提升邮轮文化大众普及度、焕新发展邮轮消费新势能有重要意义。
青岛邮轮经济发展的更多布局也在大会上发布。其中,主题为“邮轮,让生活更美好”的2024齐鲁国际邮轮季正式启动。除了在邮轮上举办参观、研学、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让人们“零距离”、沉浸式感受邮轮文化外,还让邮轮文化活动从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走向青岛市、山东省,走向沿黄流域,全面展示山东邮轮旅游形象,全方位宣传邮轮文化,深层次拓展邮轮客源。内容板块上,更将邮轮文化与“课、赛、演、会”四大板块深度融合,打造出特色鲜明的邮轮消费体验场景。
把城市的资源“链起来”
凭借乘数效应高达1∶14的万亿级产业带动力,邮轮产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已在全球范围内赢得广泛共识。乔尔·卡茨在致辞中表示,邮轮旅游是世界旅游业中最具韧性的领域之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邮轮国家之一。
统计显示,中国邮轮经济自2006年起步,到目前已有16个沿海城市接待过邮轮,拥有整个邮轮产业链的全部环节,是全球第二大邮轮旅游客源国,业界普遍看好中国邮轮将开启第二个“黄金十年”。面对广阔的产业前景和国家政策的持续利好,各地都在积极拓展特色模式,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8月27日举办的邮轮港口与城市发展推介会上,来自政府、学界和企业界的嘉宾们介绍了重点城市最新的邮轮经济发展实践。
上海邮轮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今年上半年,上海接待邮轮旅客约59.27万人次,占全国邮轮旅客接待量约七成。从战略定位上来看,上海提出“到2025年,形成由‘枢纽港+总部港+制造港’构成的邮轮经济发展上海模式”,并将邮轮经济规模明显提升作为重要目标,总体经济贡献产出剑指400亿元。主要的实现路径包括做大邮轮总部经济、做强邮轮制造体系、做实港口枢纽功能、做精邮轮配套服务、做优邮轮产业生态五大领域。
三亚邮轮经济发展同样备受关注。上半年,三亚国际邮轮旅客出入境吞吐量(访问港)达到54624人次(不包含国内邮轮西沙航线),访问港及母港总吞吐量达到59228人次。新建的10万吨级邮轮码头紧靠“双中心”,即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和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双中心”整体定位为海南自贸港滨海会客厅、三亚经济圈文化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海南自贸港文化地标,为三亚邮轮经济发展带来强势赋能。
与青岛同为知名旅游城市,厦门致力于以“邮轮+城市”的引力叠加,探索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更多可能。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和平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辞介绍,厦门在多个维度展开探索,通过发力文旅体商融合,充分联动邮轮母港片区的资源,并立足新航站楼开展多元互动体验。她同时呼吁包括厦门、青岛在内的国内邮轮港口城市加强产品联动、宣传联动、招商联动,实现引轮分时运营,以港口合力释放文旅经济新动能。
作为休闲度假高端旅游业态,邮轮已经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产业发达、能级提升、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在邮轮经济这个产业新赛道上,青岛也将向着打造世界一流邮轮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不断积蓄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以卓越的链接力推动邮轮经济深度赋能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