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大众生活-->>读书-->>内容
另一种沧桑
时间:2013-11-21 8:30:44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本书是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重寻写作的意义。2008年秋天,作者进入清华大学就读,2012年毕业,受聘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蒋方舟之前出版过的书,我都没看过,只知道她是个天才少女,7岁开始写作,16年的写作历程里,出版了很多书,拿过很多奖,很有名气,仅此而已。《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她的第十部作品,身为同龄人的我,看过这本书之后,当然感触是非常深的。
   这本书封面上一句简短的文字“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这句话听起来非常高深莫测,其实蒋方舟在书里对它做了很好的诠释。写这本书的目的,她交代的非常清楚,就是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去体验生活。
   记录和观察普通人的生活,这是笨功夫吗?我看不是,真正的文学、艺术都是关照个体的,优秀的电影、小说都是通过对个体的刻画来表达时代主题,而那些宏观的、庞大的架构,没有了个体的支撑,都是苍白的、空洞的、无力的。对于个体的关照,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蒋方舟的成长。
这样的成长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在《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篇文章里,蒋方舟收放自如地把我们这一代的成长经历从儿时到求学,做了蒙太奇式的镜头回放,这些描写,画面感太强,你一读这些文字,就立马能唤起曾经的记忆。对有些细节的描述,比如高三的时候大家埋头苦读,甚至挑灯夜战,课堂上有人吃东西的时候,包装袋吱吱啦啦的响动声,让每个饥肠辘辘的同学都直流口水。这些东西也算得上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了吧。围绕九零后的讨论自我们成年开始就一直绵延不断,我们出生在一个没有饥饿、没有灾难的年代,没有共同的关于苦难的记忆,也没有前辈们的“沧桑”,所以跟前辈们相较之下,会显得精神贫瘠、不够担当。这些时代给我们贴上的标签,正在被我们慢慢地掀起来,然后揭掉。揭掉之后,才能更好地成长。
   这本书是一本杂文集,有作者的日记,有她为杂志写的专栏,有她的书评,也有她对家庭和生命成长的感悟。结构上,三章分别讲述了对同龄人生活、对文学和思想以及对童年的反思和感悟。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部分“审判童年”,她通过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关于亲密关系的理论重新解读了手足、祖父母、父母与自身的亲情关系,颠覆了我们对于亲情关系充满理想色彩的想象。蒋方舟也通过引用佛洛依德、荣格等人的观点和论述,让她自己的阐释也非常翔实有力。
   我总是容易把这本书跟柴静的《看见》作比较。事实上,这两本书的气质是很相像的,《看见》是作为记者的柴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10年来中国的社会变迁,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年轻女作家的视角来解读人生、解读成长,都是文艺女青年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只不过,可能是原因和经历的关系,柴静的文字功底和情感表达要比蒋方舟老练一些、冷静一些,也更深邃一些,这些都是时间的问题。不过,作为蒋方舟的同龄人,对她的文字已经早已是望其项背了。虽然她之前的作品我没读过,但是我相信,这本书是她一个新的起点和开端。
   从这本书里,还能看到蒋方舟的努力。大量的引用,涉及各个领域,说明她在阅读上下了不少的功夫,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文风。但是,这种先讲故事引入,然后谈自己的想法,接着再引入,再谈想法,这样的模式很可能会让人读起来有种心灵鸡汤的感觉,而且引用的多了,自然自己的东西就少了。引用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如果一本书读完让人有点看了读书笔记的感觉,就有点欠缺了。当然这是后话,也算是一点中肯的建议吧。毕竟蒋方舟代表了我们这代人,也代表了我们经历的“沧桑”。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