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已于昨天圆满闭幕,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全国各省市展示体育成就的舞台,也是山东体育健儿向全国展示竞技体育风采的机会。记者了解到,在本届全运会武术、游泳、体操、篮球等多个项目上,都有来自淄博籍选手的身影。令50万桓台人民更加为之振奋和喜悦的是,祖籍唐山镇前大王村的奥运冠军张成龙在本届全运会率领山东男子体操队勇夺团体金牌。而另外一名小将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她就是获得本届全运会女篮比赛冠军的山东青年女篮主力队员——巩晓瑞,起凤镇鱼一村人。为了让桓台父老乡亲更深入地了解两位冠军的风采,9月11日至12日,本报记者分别赴张店区张成龙的家、起凤镇鱼一村巩晓瑞的家,采访了张成龙的父亲,巩晓瑞本人及其父母和启蒙教练,和全县人民一同分享冠军背后的故事。
张成龙:扭转乾坤再夺金牌
9月12日,得知张成龙从辽宁全运会返回淄博的消息后,记者第一时间赶到了他位于张店区的家中进行采访。但由于张成龙因事外出,记者未能见到张成龙本人,他的爸爸张秉国向记者介绍了张成龙参加本届全运会的相关情况。
上午9:30,张店区华光路37号院门口,张秉国正在等着记者。“成龙是11日下午3时回来的,从大连直飞北京,然后回到淄博。闭幕式在沈阳举行,成龙不参加闭幕式,就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等等通知。”由于去年张成龙夺得伦敦奥运会男团冠军时,记者先后多次采访张成龙及其家人,相互比较熟悉,张秉国见到记者简单寒暄后,便和记者聊起了本次全运会的相关情况。
冠军档案
张成龙,1989年5月出生,祖籍桓台县唐山镇前大王村,中国男子体操队队员。
主要荣誉:先后荣获2010年多哈世界杯单杠亚军,2010年全国冠军赛单杠亚军,2010年鹿特丹世锦赛单杠冠军,2010年广州亚运会单杠冠军,2011年东京世锦赛男团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团冠军,2013年沈阳全运会男团冠军。
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第12届全运会男子团体决赛于9月3日晚17时在大连体育中心体育馆进行。张成龙领衔的山东队以总成绩352.707分夺得体操男团冠军。“这次比赛赢得金牌真的太有分量了。”张秉国告诉记者,这是山东队建队以来第一次圆梦全运会男团这枚最重要的体操金牌。
当晚的男子团体决赛共进行了6轮比赛,第一轮比赛中各队员还处于一个适应调整阶段,山东队在自由体操项目中也出现了较大的失误,未进入首轮前三名。然而在接下来的五轮比赛中,队员们渐入佳境,核心队员张成龙在最后一轮的单杠项目中更是高水平发挥,获得唯一一个全场最高分16.000分。当张成龙以一套高难度、超漂亮的动作完成了单杠项目,稳稳站在地毯上的时候,全场近一万名观众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让大连体育中心体育馆成为了沸腾的海洋。
对于儿子的完美表现,张秉国这样评价:“成龙参加过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重大赛事,赛事经验丰富,临场技术稳定,尤其是在山东队吊环、跳马、双杠上出现了众多失误的时候,他担当重任,完成了使命。”
金牌的背后是父母的心疼
“现在,成龙先后获得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的冠军‘大满贯’。”张秉国高兴的背后,却是无数的心疼。
张秉国说,这次比赛,张成龙是带伤比赛。“昨天回家的时候,我还看到他的脚踝肿的很厉害,能够赢得金牌,他也是拼了。”
这次比赛张秉国和爱人都没去现场为张成龙加油打气,原因就是心疼、担心。“有时候真的不想去看成龙的比赛,看他在单杠上翻腾,心里替他害怕,很让人担心。”张秉国说,9月3日当晚第四项跳马比赛中,张成龙在落地的时候没有站稳,导致脚踝旧伤复发,痛苦的表情呈现在他的脸上,让他和爱人很心疼。
除了伤病之外,国际体操联合会的新规则对于张成龙的发挥也带来了一定影响。“新规则对于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选手来说,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当时他们练的还是旧规则,新的规则出来后,整套的动作编排都要改动,因为很多难度分都不认了。”张秉国告诉记者,此次张成龙在全能和单项上发挥一般,没有获得奖牌。比赛结束后,张成龙和家人通电话的时候也表示今后可能会放弃全能,而专注单项。
结束了个人全能的比赛,张成龙就结束了自己在全运会上的所有比赛,帮助山东男团夺得一枚宝贵的金牌,张成龙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全运会任务,带着一枚金牌凯旋,为家乡赢得了荣誉。
(张晓明)
巩晓瑞:穿上红色幸运鞋,全力打好比赛
9月6日晚,在第十二届全运会U18女篮决赛中,山东青年女篮以88:76战胜江苏队,捧起了山东篮球史上第一座全国冠军奖杯。作为组织后卫的巩晓瑞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一人独得13分4个篮板4个助攻。
11日下午16时,记者来到巩晓瑞的家中,与她母亲聊了许久,这时她的手机响了,让人欣喜的是,巩晓瑞回家了!
巩晓瑞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比较腼腆,突然接受采访,有点惊慌失措。她很漂亮,笑起来脸上露出一个小小的酒窝。“参加全运会压力大吗?”“比赛一开始,压力特别大,晚上睡不好,第二天起床后浑身哆嗦。慢慢进入状态后,加上教练和心理辅导老师的指点就好多了。”巩晓瑞说,全运会期间有一件事特别让她感动,有一次她跟随省队去秦皇岛参赛,由于腿伤复发一直没有参加训练。之后,教练安排她跟随省队的郑主任做日常体能恢复训练,长时间的相处,让郑主任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假小子”。全运会期间,郑主任特意前去辽宁观看巩晓瑞的比赛,并送给她一双耐克运动鞋作为鼓励。“我很感谢郑主任的鼓励,从比赛结束到现在,我一直穿着这双鞋,它就是我的幸运鞋。”记者看到,一双桃红色的耐克运动鞋穿在这个青春活力的女孩脚上显得格外耀眼。
“我觉得既然选择了篮球,我就想努力把它练好。”谈及未来的规划,巩晓瑞依然选择了她挚爱的篮球,她要努力打进一队,争取成为山东女篮主力队员。截至记者发稿时,巩晓瑞等待着球队的通知,她将要和队友一起去济南参加全运会表彰大会。 (苗娟)
巩晓瑞在比赛中抢球。(资料图)
冠军档案
巩晓瑞,1995年4月5日出生于起凤镇鱼一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山东青年女篮主力队员。
主要荣誉:2011年CBA全国青年篮球联赛女子组第二阶段(洛阳赛区)中获“最佳抢断”;2012年“中国体育彩票杯”全国篮球U17集训赛(女子组)获“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称号;2012年全国篮球U17集训赛(女子组)第一名;2012年“长城酒店杯”全国青年女子篮球联赛(第二阶段)第五名;2013年李宁全国篮球俱乐部女子青年联赛第一名;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篮球18岁以下年龄组比赛第一名。
9月11日,回到家中的巩晓瑞与父母合影。 (苗娟 摄)
启蒙教练田兴涛:她篮球天赋好,又能吃苦努力
“每年初一新生入学,我就开始为校篮球队遴选队员,巩晓瑞就是那时候被我发现的,她确实有天赋。”记者通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了巩晓瑞的篮球启蒙教练田兴涛。2006年,巩晓瑞升入鱼龙中学读初一,田兴涛刚好从外校调入鱼龙中学担任体育老师兼校篮球队教练。
有多年体育教育工作经验的田兴涛,除了每天给学生上课外,还负责给校篮球队选拔优秀队员,充实队伍。“给她们班上课时,我发现晓瑞反应灵敏、悟性高、身体协调性好,而且百米短跑速度比一些男孩子还快,我觉得可以培养培养。”田兴涛告诉记者。
就这样,巩晓瑞正式进入校篮球队,她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每天早晨6点之前就赶到篮球场,进行体能、运球、防守等常规训练,下午5:00至6:30,和队友们一起打对抗赛。由于刻苦训练、天赋好、悟性高,巩晓瑞成绩进步很快。
机会总是留给时刻准备着的人,巩晓瑞入学不久后,淄博体校来学校选拔篮球人才,带队教练于翠萍一眼就看中了她。转到淄博体校后,田兴涛经常和于翠萍教练通话交流。“令我欣慰的是,于教练说她训练刻苦,不亚于男孩子,悟性特别高,与老师同学们都相处得很融洽。”
田兴涛说,虽然巩晓瑞已经转入淄博体校上学,但是她仍可以代表鱼龙中学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篮球比赛。
每次去张店接巩晓瑞时,师徒两人总是聊的很开心。“晓瑞一上场,一个顶两个,她球技好,打起球来很有拼劲,多次带领队伍打出了不错的成绩。”田兴涛高兴地说道。
母亲毕宜红:她报喜不报忧,再累也咬牙坚持
9月6日晚,山东青年女篮战胜江苏队赢得冠军,一时间,作为首发队员出场的巩晓瑞是桓台县起凤镇人的消息迅速传开。告别田兴涛老师,记者来到了起凤镇鱼一村,见到了巩晓瑞的母亲毕宜红。
“巩晓瑞,是俺们起凤人的骄傲,更是桓台人的骄傲。”刚走进鱼一村委大院,记者就看到里面围满了人,虽然山东青年女篮摘金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是大家依然津津乐道。“晓瑞很懂事,家里条件不好,她害怕我担心,总是报喜不报忧。”毕宜红说,“有一次,我和她的教练通电话才得知晓瑞的膝盖受伤了,我赶到学校后,正看见同学扶着她上楼,受伤的腿根本不能着地。她见到我很意外,还一个劲儿地说没事。那时,我的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痛。”毕宜红的眼圈微微泛红。
离全运会开幕还有七八天的时间,晓瑞的父亲巩象明因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动手术,大赛在即,毕宜红为了晓瑞能全身心投入比赛,没有告诉她。由于病房里没有电视,正在恢复期的巩象明和妻子商量后执意要出院,医生觉得不妥当,可是巩象明认为看不到女儿夺冠的那一刻才是最大的遗憾,于是他们出院回家,决赛当晚,巩象明趴在沙发上看完了那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
“自从进入省队之后,基本是一年回家一次,每次回来我们都去村里的车站接她,晓瑞一下车就抱着她弟弟又搂又亲。拿了冠军之后,她才告诉我刚到体校那会想家,天天在被窝里哭。有时候在张店比赛,离家又不远,但忙于比赛,晓瑞经常是‘过家门而不入’。”毕宜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