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马桥镇辛庄村村民周广兵不像往年一样,苦守着土地“刨金”,而是把自家2亩地承包给了本村的种植大户种西芹,自己腾出手脚去打工。
“以前觉得地流转出去,钱让别人挣了。现在细一算账才发现,把侍弄地的时间用来打工,收入更高。”周广兵深有感触地说,“土地承包出去后,保证了原有的收入,加上务工,有了两份收入。”
曾经被农民紧紧攥在手心里、视为“命根子”的土地,如今在我县农村发生着一场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合同的形式,把自家的承包地自愿交付给种田能手或农业龙头公司经营,毅然告别土地 ,进厂务工。
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周峰广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村流转了2000亩土地,其中1600亩种植玉米、小麦,剩余的土地将种植西芹。”
记者在岔河村的田野里看到,一片用钢丝网围起来的土地上,一株株萄萄在秋风中摇曳,一棵棵桃树经过秋雨的洗礼绿意更浓,还有一片土地正在整理中。
岔河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在整理的土地有100余亩,是我们今年流转的土地。目前,我们村已流转土地400余亩,流转出来的土地将种上果树。”
近年来,随着马桥镇整建制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民进入工厂打工,闲置的土地也日渐增多。马桥镇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土地流转,让土地增效益、村民增收入。该镇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文化程度,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该镇结合实际,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方法,重点扶持15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500亩以上的苗木种植专业户做大做强,积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三品一标”认证。
截至目前,马桥镇已流转土地6000余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地流转模式,主要包括以北岭村优质良种规模化种植基地为代表的“大户规模经营”模式,以马桥村食用菌培养种植基地和后金村生态蔬菜大棚园区为代表的“公司+农户”模式,以祁家村阳畦芹菜园区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等。
(董兆云 李妍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