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坚持党管人才,构筑“四种模式”,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新增海外院士1人,引育国家、省(部)级领军人才25名,培育省级创新团队33个,博士占比达到66.26%。2024年被表彰为“全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坚持“党建引领+系统联动”模式 发挥“聚合效应”
学校坚持党委领导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发挥组织优势,形成人才工作“一盘棋”。学校强化党管人才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整体性,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坚持既要“登高望远”,把握“两个大局”、坚持“四个服务”,踩准人才工作的“鼓点子”,又要“弹无虚发”,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补短板,让政策出得准、看得懂、用得上。围绕国家战略,坚持“四个面向”,从观念上“求变”、从思想上“破冰”、从行动上“突围”,统筹推进人才与学科、专业、项目、产业相结合,形成自上而下的人才发展路线图。
发挥政治优势,激发人才工作“一条心”。学校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建设人才强校的“纲”和“本”。“纲”就是发挥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完善党委领导、学院主体、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人才工作格局;“本”就是学院主动作为,将宏观的“大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小项目”,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确保人才工作抓得住、推得动、落得实。学校完善人才工作考核机制,建立重点目标任务台账,引导学院主动担当作为,敢于对标一流,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发挥群众优势,凝聚人才工作“一股劲”。学校搭建人才沟通机制,坚持党委联系专家、校领导联系专家、学院班子联系专家等制度,定期召开高层次人才、新进人才等座谈会,凝聚全校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共识。建立人才服务统筹协调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清单,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服务环境。
实施“人才团队+外引内育”模式 发挥“头雁效应”
学校围绕学科发展,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引育并举,努力打造“筑巢引得雁归来”的人才雁阵梯队。
把握高度,构建海纳百川引才“强磁场”。学校围绕学科定位,分学科制定人才引进的“矩阵式”规划,纵向明确各学科人才引进的重点方向,横向明确引进人才的层次。建立学科领域人才库,实施顶尖人才突破计划、高端人才引领计划,通过以才引才、以会引才、以平台引才等,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教研室主任等工作积极性,遴选前瞻力、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强的优秀领军人才。坚持“部门学院”联动、“线上线下”并行、“国内国外”并重,依托人才项目申报,分学科、分重点引进学科领军人才。
拓展宽度,奏响多措并举育才“主题曲”。学校构建人才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鼓励人才根据自己的志向、能力、特长和自我发展形势进行自主选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师的学历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国际化能力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等,推行专任教师专业化、国际化。立足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力、动力与活力,突出师德师风铸造,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发挥“榜样效应”。完善人才差异化培养和长周期支持机制,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提升厚度,打造充满活力团队“加速器”。学校围绕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实施有组织的团队建设,在重视学科顶尖人才、学术骨干和紧缺人才引进的同时,加大对创新团队的引育力度,克服“散兵游勇”“单兵作战”,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梯队。制定高水平人才团队配套办法措施,赋予团队负责人在岗位设置、职称聘任、评优树先、考核绩效、资源分配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强化团队成员交叉协同、优势互补,提高团队考核占比,引导教师主动融入学科团队。
优化“分类评价+能上能下”模式 实现“激励效应”
学校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深化青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速提升人才队伍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绩点制,打通机制改革最后“一公里”。学校围绕教育评价改革方向,处理好“破”与“立”、“唯”与“维”、“内”与“外”3方面关系,制定《业绩评价办法》,以业绩绩点制为切入点,按照不同主体类型、不同学科属性,分类分层设计,统一评价标准,确定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团队、艺术体育实践、人才项目、党建思政、荣誉业绩7类评价标准,打通各领域评价标准,用多维度评价要素衡量贡献度,破除“五唯”顽瘴痼疾,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实现一体化应用。
实施多元制,畅通人才发展“不设限”。学校聚焦“队伍建设”和“体系建设”两条主线,针对学科发展差异,制定“分类定制式”的评价标准,分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体类3类晋升,设立教学研究型、教学为主型、研究为主型、临床型4种类型,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实行多元聘用方式,设置直聘、优推和正常申报,开辟绿色通道。坚持实绩第一标尺,体现重质量、重水平、重贡献的综合评价导向,注重成果质量、成果层次和成果水平,实行“小同行”函评和 “大同行”会评相结合,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实施宽带制,打破薪酬分配“大锅饭”。学校基于职级制度,实行宽带薪酬体系,职级内设置细分薪酬台阶,基于考核结果调整职级内细分薪酬,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建立分层分类动态绩效分配机制,扩大二级单位分配自主权。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提高教学绩效占比。突出质量与创新导向,设立单项奖,加大奖励比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定期进行薪酬的基准比对,确保人才待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推进“校企双挂+协同创新”模式 打造“共赢效应”
科技、人才、创新三位一体协同发展,需要成果转化做支撑。学校坚持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内生动力。
打造“新高地”,实现人才科技“同频共振”。实现人才的良性循环,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学校围绕校地融合,完善科研经费使用机制,用好人才优惠政策,推动科技与人才融合共进、协调发展。围绕打造人才学科高地,利用省市共建资金支持,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整合潍坊优质医疗资源,人才共引、共享、共用,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软骨修复、辅助生殖、血管创伤、中药抗肿瘤等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研究进展。
打造“新融合”,实现人才企业“双向促进”。企业是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主战场,是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的用武之地。高校是形成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是产生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源泉。学校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企业合作,形成科技、人才、创新互为循环、互为促进的巨大系统效应。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企业”行动计划,围绕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对接,促进研发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产业化,实现共赢。
打造“新优势”,实现人才编制“良性互动”。“四链”深度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路径,其中人才链是实现“四链”深度融合的主体力量。学校着力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流动机制,与企业联合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实施高层次人才“双落户”制度。高层次人才编制落在学校,在企业工作;学校为高层次人才发放基本工资和缴纳社保,企业提供科研生活补贴经费,帮助企业解决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的问题,促进科技人才在高校与企业间的有效流动和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