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能量-->>内容
菏泽市东明县: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时间:2024/12/13 11:08:37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每天吃过早饭,将孩子送进村里的小学,杨美玲就来到翰林苑新村的乡村振兴车间上班。最近一段时间,经过她手制作的这批短裤订单,完成后将销往美国、加拿大。

“车间就设在村里,公司员工都是翰林苑新村村民,我们这儿上班时间灵活,可以带动附近村民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堡城集服装厂生产经理任豹介绍。

驱车通过提升改造的黄河大堤,路过一条状元路,便来到东明县沙窝镇翰林苑新村。东明县沙窝镇镇长樊建伟介绍,这里是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24个村台中距离县城最近、交通最为便利的一处新村。翰林苑新村下辖李屯、北霍寨、西堡城、东堡城、杨寨5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安置滩区群众1710户,共6678人。

如今的翰林苑新村,许多人像杨美玲一样,搬进新居后便有了新工作,不用再四处找零活。2021年,在外闯荡几十年的李国伟回到家乡,搬进新居后,他开起一家卤肉店。

“在外边挣得再多也是异乡漂泊,当时我在任职的公司已经是副总经理,年薪也有几十万,咱有家乡情结,总想着回家,正好趁滩区迁建这个机会就回来了。”李国伟告诉记者。

从企业高管到餐厅老板,他的返乡创业路并不平坦,但在不惑之年回归家乡,看着新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两层小楼,还有幼儿园、超市、敬老院等一应俱全配套设施,李国伟感觉滩区群众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如今的滩区群众,再也不用重复“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日子,开始了安居乐业新生活。

沙窝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农业种植多元化发展战略,在做好传统农业种植的同时,鼓励群众拓展特色农业种植。“村里有在上海农产品销售公司务工的村民,每年能保证1000吨的土豆销售量。”李屯村党支部书记李永中介绍,搬进新村后,老村旧址复耕的土地成了土豆种植基地,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使土豆产量大幅提升。丰收的土豆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收获季节,许多村民参与到土豆的采摘、分拣、包装等工作中,增加了收入。

围绕做好滩区迁建后半篇文章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东明县用好人口聚集优势,发展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群众就业难题,增强群众致富造血能力,高效推进“组织融合、项目推动,三资融合、产业振兴”,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村里在明朝时期出了一名翰林学士,新村因此得名翰林苑新村,镇里正在打造村史馆,让更多人了解新村的前世今生。”李永中告诉记者。

樊建伟介绍,翰林苑新村党建服务中心将打造“翰林风华·时光遗韵”村史馆,该村史馆分为6个功能展示区,围绕翰林苑新村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著名人物、村落的变迁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展示。通过展示村落的历史照片、文物、文献以及通过多媒体手段重现历史场景等方式,为大家提供深入了解翰林苑新村地方独特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窗口。

产业发展是保障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东明县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依托滩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地污染少、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等优势,建设黄河滩区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实现安居与富民同步推进、生态与产业同步发展,切实做好黄河滩区迁建后半篇文章,真正把“黄河滩”变为“幸福滩”。

从水患频发到岁岁安澜,如今的黄河岸边建起新家,滩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