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能量-->>内容
山东青岛医生赴藏 边吸氧边开刀 3天完成20台手术
时间:2023/12/7 14:48:55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每年,日喀则与青岛的沟通与牵手都会促成一段段佳话和一个个奇迹。今年,两座城市的双向奔赴更加紧密无间。随着青岛市市立医院“高原疾病”救治项目的高效启动,青岛市市立医院党委书记、总院长于腾波带队,将青岛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了高原,让患有严重关节病的患者有机会在家门口接受治疗。9月14日至16日,于腾波教授带领20人的医疗专家团队共完成了20台手术,帮助患者重新拾起站立行走梦。

市立组建最强医疗队奔赴西藏

9月3日,由青岛市红十字会和青岛市市立医院联合启动的“山海相拥,大爱同行——青岛市援藏公益项目暨青岛市市立医院‘高原疾病’救治项目”(以下简称“‘高原疾病’救治项目”)启动。当时,青岛市市立医院党委书记、总院长于腾波对来青手术的藏胞许下诺言:“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到西藏去,让藏胞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跟这里同质的手术治疗。”

▲主刀医生吸氧完成手术

仅仅一周后,于腾波教授便率领由市立医院骨关节外科、麻醉手术科、康复医学科、院感科等医护专家组成的20人医疗团队由青岛奔赴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通过前期对桑珠孜区1000余名骨关节炎患者筛查诊断,最终60余名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被筛选出来,其中11名患有多年关节疼痛、损伤的藏族同胞,飞赴青岛在市立医院完成手术(已于9月11日返乡)。此次,于腾波教授带领团队来到高原的目的,是让患有严重关节病、无法飞赴青岛的20位患者,在家门口实施关节置换手术。通过前期筛查、远程会诊,专家们为每一位病人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及康复计划。

吸氧克服高反 高质量完成手术

9月14日是市立医院医疗队到达日喀则的第二天。于腾波教授率领医护团队与桑珠孜区中心医院本地藏族医护人员会合,走进桑珠孜区中心医院手术室直奔主题,手术如期开始。手术团队兵分三路,骨关节外科专家于腾波、郭传友、戴世友三名教授分别率领3个手术团队在三间手术室同步手术。为提高手术效率,市立医院东院麻醉手术科主任毕燕琳带领两地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确保每台手术无缝衔接。

▲医生为患者检查身体状况

在高海拔地区实施手术,即便流程很清楚,分工很明确,但因为是混编“作战”,加之团队成员又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每一步都慎之又慎。喘不过气、心跳加速、口干舌燥,伴随着头疼欲裂,甚至恶心干呕……高原反应的袭来无疑对来自青岛的专家团队形成了考验。为了不让反应力、判断力受到影响,更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进入手术室的青岛专家们一边手术一边吸氧坚持。拖着长长的吸氧管,他们成为藏族同胞口中的“辫子医生”。手术台旁,制氧机接出两根软管,一根连着患者,另一根通向手术医生……

3天、3个专家团队、3个手术室,专家们吸氧连台“作战”,为20名藏胞顺利实施手术。本次“‘高原疾病’救治项目”也创下自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建院以来的多项历史纪录:首次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医院外科首次单日收治患者数量超过10人次;首次启用全部手术室且单日手术量突破9台次。连续3天开展20台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也创下日喀则市同类手术的历史纪录。

手术费全免 再捐赠20万

“我当时手术医保报销后自费近4万元,是卖了自家几头牦牛后才攒够的手术费。”来自桑珠孜区边雄乡的患者拉巴片多,5年前曾在成都接受过一侧膝关节置换手术,另外一侧膝关节仍然疼痛明显。考虑到家庭负担以及外出就医带来的不便,他只好每天靠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这一次,青岛医生主刀为拉巴片多完成关节置换手术,且医保报销之后的所有费用全部免除,这让他们一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此次接受手术的20位患者,是从具备手术指征的60余名患者中筛选出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病情严重急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他们主要是来自桑珠孜区各乡的农牧民,年龄段在52岁—70岁,患者的关节疼痛病史多长达5年—10余年,此前长期靠口服镇痛药暂时缓解症状,给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受益于“高原疾病”救治项目,这20名患者不仅获得青岛市顶级骨科专家赴藏进行手术,免于长途跋涉劳累之苦,同时医保报销后的所有医疗费用全部来自此次公益项目资金,患者无需花费一分钱即可解除病痛,重获健步,让藏胞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藏族同胞的关爱与担当。

此外,本次赴藏专家团队还为此前来青接受关节病手术的藏胞进行了复诊和康复指导。同时,青岛市市立医院再次拿出20万元捐赠给桑珠孜区中心医院,用于高原疾病救治。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