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山东淄博的田野一片金黄,秋粮开始收获,果园里硕果累累,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3年我种了1200亩秋粮,目前长势比去年好很多。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地块有200亩的试验示范田,单作玉米有70亩的试验示范田,适当增加了种植密度,通过水肥一体化管理,有望冲击秋粮单产冠军。”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索镇街道睦和村种粮大户胡治勇开心地告诉记者。
2023年淄博市打造沿黄“齐鲁粮仓”示范样板,着力稳定粮食产能,在保面积、保产量上下功夫,保障粮食安全。全市夏粮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分别达到144.9万亩、66.48万吨、458.83公斤/亩,连续4年实现“三增”。据农情调度,2023年淄博市玉米播种面积达186.89万亩,秋粮丰收在望。果菜鱼、肉蛋奶等其他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菜篮子”产品呈现出全面丰收的喜人景象。
落实藏粮于地,淄博市高标准农田稳步推进,继2022年建成17万亩高标准农田,2023年着手新建及改造共计1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路、通电、通水,安装灌溉设施,提升地力,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落实藏粮于技,强化技术服务保障,淄博市持续组织开展“千人下乡·稳粮保供”等农技服务系列行动。小麦宽幅精播实现了适推地区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广小麦“根病春防”技术,持续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关键增产技术推广率达到90%以上。实施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明确整建制“吨粮县”“吨粮镇”“吨半粮片”建设范围,创建国家一流的粮食单产提升示范基地,推动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全市农机购置补贴申请资金9974.61万元,补贴机具13968台(套),受益农户12834户,带动购机投资4.54亿元,全市新增100马力以上拖拉机799台,玉米、小麦联合收获机980台,玉米、小麦精量(精密)播种机2504台(套),为备战“三夏”“三秋”提供有力装备支持。
淄博市蔬菜四季丰产,年内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7万亩,产量185万吨左右。临淄区率先在全市开展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试点,制定三年实施方案。高青县首次创建第十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淄博生产基地,蔬菜远销至香港、澳门等地。
“梨中之王”又大又甜,淄博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商家镇代家村“山农酥梨示范园区”的酥梨喜获丰收。“我们自己园区产量5万公斤左右,加上托管的园子,总产量达到25万公斤。”山东荣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韩克明告诉记者,2023年价格40元/公斤,有力地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
2023年,淄博市水果种植总面积达74万亩,据生产情况调度分析,全市大樱桃、桃、猕猴桃等水果喜获丰收,前三季度水果总产量预计达56万吨。为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全市2023年推进完成老果园更新重建及改造提升共2.87万亩,引进推广“瑞香红”苹果、“鲁樱”樱桃等优良品种,嫁接省果树研究所多个猕猴桃试验新品种。
“我们合作社今年养殖高青黑牛150头。高青黑牛经过育肥后,重量能达800公斤以上,按照目前市场价格38元/公斤由公司回收,估计今年能出栏50头,去除成本收入25万元。”高青县唐坊镇仉家村盒马肉牛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邵明财说,这种“公司+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养殖模式特别好,2023年能让养殖户平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
淄博市主要畜禽生产和肉蛋奶鱼产量总体保持稳定。打造以高青、周村为核心,集肉牛养殖、屠宰、销售、餐饮、副产品加工于一体的肉牛产业带,全市肉牛存栏14.39万头,出栏4.28万头。新希望六和生猪养殖项目投产运行,全市设计出栏万头以上猪场达到14家,年内预计新增产能10万头。在建大型蛋鸡养殖项目2个,储备市级渔业项目2个、县级8个。
2023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2023年6月临淄区入选省级农业强县公示名单;高青黑牛、沂源苹果、七河花菇入选第二批“好品山东”公示名单,入选数量列山东省农业类第一名;“燕崖大樱桃”在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上崭露头角,获得6项大奖……丰收年,可谓喜讯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