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内容
【山东好人】为生命续航!桓台青年李森防疫期间“忙里偷闲”办捐献救人大事
时间:2022/7/13 16:35:15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疫情防控期间,他协助核酸检测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录入和现场秩序维护,看似举手之劳却解决了疫情初期的大问题,以“小善”彰显爱心;疫情防控间隙,他又赴济南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陌生人送去生命的希望,以爱心演绎“大善”。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桓台县红马甲志愿者李森。

7月11日上午,桓台县24岁的青年李森正在果里镇练家村长者食堂义务打扫卫生,闲暇时间从事志愿服务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时间上溯到今年3月份,桓台县突发疫情全县封控,李森积极响应志愿服务队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前往抗疫一线。

桓台县红马甲志愿者 李森:疫情期间,参加到村里的核酸检测,维护秩序,晚上村里值守,24小时值守。那时候苦是苦了点,但是我感觉能出来参加点这种村里的集体活动啥的,感觉很高兴,毕竟疫情期间在家也是待着,不如出来做点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帮助村里。 

3月15日,在桓台县疫情防控吃紧时期,正在抗疫一线做志愿者的李森接到了桓台县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他第二天去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

李森:当时觉得很激动,没想到自己能配型成功,因为我是2018年就录入中华骨髓库了,那年也是跟着我们的志愿者去参加一个活动,那时候我刚刚住完院动了手术,不能献血。因为我在捐造血干细胞之前是每半年献一次血,后来因为交通意外两年内不能献血。当时看他们在那录入中华骨髓库,我想反正抽两管血我也抽了,就那样录入了。没想到会配型成功,通知我配型成功了。我当时听了以后很激动,确认了好几遍才知道是这个事。

尽管因疫情防控原因,当时大家都对医院敬而远之,但李森没有犹豫。3月16日,李森从疫情防控一线直接赶赴济南准备捐献。

李森:在那待了8天,连续打五天的动员剂,上午一针下午一针,共打五天。我在打完第三针的时候开始疼,身体疼痛,就是随着心跳一阵一阵疼,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躺下也躺不住,就是随着心跳,那种感觉是疼痛。其实说心里话,当时是有心里有那种想放弃的感觉。

捐献准备期,李森出现了骨骼疼痛和食欲不振的症状,有时甚至靠打止痛针支撑,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到了捐献的那天。

李森:我是桓台县红马甲志愿者李森,现在山东济南解放军960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3月23日早上7:55开始采集,大约需要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现在感觉状态良好。

3月23日,经过近5个小时,李森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了他救人的心愿。

济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李森同志,你是全省第1123例,全国第12975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这是中华骨髓库给你颁发的奖牌。

李森用真挚的爱心和对生命的热爱,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4月12日,受造血干细胞受捐者委托,山东省红十字会通过桓台县红十字会向李森转交了一封感谢信。朴实的语言,字里行间表达着对李森的感激之情。

李森:打开信的时候,当时我挺激动的。刚开始捐献的时候,按照规定是不能知道对方信息的,直到捐献完之后我才知道对方跟我的年龄差不多大,他比我大了一岁。我就觉得我自己献了一点儿血能挽救一个生命,感觉很值得。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温暖无数颗心。自2016年以来,李森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时长2000多个小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与担当的真谛。 

李森:志愿服务项目很多,有希望小屋、帮助贫困儿童,还有就是小清河清理,湿地保护。我本身就是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就算在路上遇到别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伸出双手主动去帮助他们。可以帮助他人,感觉使自己高兴。

桓台县果里镇练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卫卫:李森在平时咱村的日常生活里,平常助人为乐做得很多,帮助老年人,在村里这些志愿服务做得比较好。特别在疫情当中,更是发挥了带头作用,在他的带动之下,村里的整个志愿服务出乎我原先的预想。每次组织以后,从广播里和微信群里说一声,全村当时一共400来个人不到,几乎每次出勤的都是100多名志愿者,可以说带动作用很明显。

(桓台融媒记者 岳可华 赵聪 报道)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