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镇街新闻-->>内容
孝子孝婿树榜样尊老敬老代代传
时间:2014-9-11 14:10:38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人们不仅要孝敬父母、爱护子女,还要尊敬爱护其他的老人、孩子。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弘扬的传统美德,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近日,记者在起凤镇辛泉村感受到了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孙银修是辛泉村一名普通村民,他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是全村村民尊老敬老的表率。“好孙子”孙银修从1992年父亲去世后,他就接过孝敬老人的接力棒开始伺候爷爷。为了能让104岁的爷爷孙曰庭安度幸福晚年,老人的“吃、住、穿、洗、医、行”,全都落在孙银修身上。见到孙曰庭,老人竖起大拇指乐哈哈夸赞孙子孝敬,走进老人的住房,你会感觉到老人的住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没有一点的“老人味”,这些都是孙银修每日打扫、擦洗的结果。老人想吃什么,孙银修都会从市场上买回来亲自做。孙银修的家庭并不富裕,平时,他就在镇村邻近的地方找一些临时活儿干,就这样孙银修默默服侍老人20年,周围邻居及村民都纷纷夸赞孙银修的孝敬行为。孙银修说:“孝敬老人是我应该做的,老人的今天也就是我们的明天。”
    “好女婿”朱连刚三年前妻子去世后,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照顾94岁的岳母王树花的重任,在饮食上朱连刚专门做一些有营养适合老人吃的饭菜,不定期为老人改善伙食。由于老人的年龄大了,所以特别怕冷,尤其是秋末的时候,朱连刚总是早早备足可以使用一个冬天的煤,天刚一冷就开始生炉子,把老人的屋子烧得暖暖的,平时一有空就陪老人说说话,让老人过得舒心、开心是朱连刚最大的目标。
    “好儿子”胡庆山,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里: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母亲年龄越来越大,需要人细心照顾。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不舒服,或个头疼脑热时,胡庆山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等忙个不停。为了排遣母亲的孤独感,一有时间,他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精心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如今,已经95岁的老人身体比以前还硬朗,他的孝行也被村民传为美谈。
    辛泉村虽是一个只有1500口人的小村,但80岁以上的老人却有55名,一直以来,该村都非常关注老人的生活状态,倡导村民尊重老人,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带头倡导尊老敬老,开展多种形式的尊老敬老活动,每年春节邀请剧团到村里唱大戏,九九重阳节组织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聚成块聊聊天,并为每位老人发放10斤食用油。尊老敬老之风的兴起,使该村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到处呈现出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喜人局面。     
    (董兆云  魏娅丛)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