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内容
盲人自强 政策帮忙
时间:2014-10-24 13:50:34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10月15日,是第31届“国际盲人节”,今年主题为“走进盲人,服务盲人”。虽然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盲人工作者早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我们对他们又有多少了解?盲人为了工作和生活付出的努力是正常人的许多倍,在他们的工作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坚强和毅力;在他们从容生活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多举措为盲人保驾护航

    为盲人“擦”亮眼睛
    “我们盲人就是喜欢有点声音的东西,这块盲表对我来说真是太有用了。”“国际盲人节”前夕,果里镇视力一级残疾人李云龙收到了由县残联为他配发的盲用语音报时手表,得知这块盲表能发出声音准确报时,他高兴异常。
    据了解,“国际盲人节”前夕,县残联共为我县视力一级残疾人配发听书机、盲杖、盲文写字板、无障碍闹钟等辅助器具104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发放辅助器具不仅为低视力残疾人“擦”亮了眼睛,更为有学习能力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拓宽了道路,找到了生命价值。记者从县残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县持证盲人400余人,由于看不见外面的世界,他们只能通过耳朵和双手感受世界的美好。“为低视力残疾人配发适合的辅助器具,旨在为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便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让盲人也有地方“看”书
    为丰富我县盲人业余文化生活,2008年,我县在县图书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了第一家盲人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10月16日,记者来到盲人阅览室进行采访。
    在县图书馆二楼的期刊阅览室内,有一个专门的盲人书架,其中包括中外名著、生活知识、实用技术等类别的盲文书和盲文有声读物各100余册,盲人专用电脑4台。记者在盲人书架上看到,《英语》、《视障者计算机教程》、《推拿秘书》等盲文读物应有尽有,排列得整整齐齐。
    在盲人电脑服务区,工作人员操作着盲人电脑,让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次盲人电脑的特别之处。县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使用这种电脑,盲人朋友必须带上耳机,通过语音提示获得信息,再通过电脑里设置好的盲人专用读屏软件、读文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实现上网“听”书、听音乐、与别人交谈等。
    除以上举措之外,县残联还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到盲人家中,就定向行走的基本知识和意义、出行的技巧等内容进行讲解,让他们掌握定位、转向、换边的技巧,学会安全、自然、有效、独立地行走。
   (张擎 刘昆 杨文娟 边秀丽)

王凤勇:“永远都不停止学习”

    “王师傅,我这几天颈椎不太舒服,你受累帮我按按吧。”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当天,盲人王凤勇的按摩店里人流络绎不绝,由于大部分都是老熟人,王凤勇一边熟练地为躺在床上的一位客人按摩,一边热情地和刚进门的客人打起了招呼。
    王凤勇今年51岁,他的童年原本和其他小朋友并无二致。岂料小学四年级那年,因患青光眼多方医治无效导致双眼失明,他的世界从此也变得昏暗不堪。“那时候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如果现在的话不至于失明。”十几年过去了,当初的 “灾难”变为了现在的笑谈。
    失明后的很长时间,王凤勇都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但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容许他继续沉沦下去,“总得想想失明以后怎么生活。”王凤勇说。1975年开始,王凤勇到淄博盲校学习了6年,1981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岭子煤矿医院从事按摩工作,一干就是16年。1996年,感觉时机成熟的王凤勇选择停薪留职自己创业,在张店开了一家按摩店。2000年,他回到桓台,在公安街上开了现在这家名为“王氏福利按摩”的按摩店,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将近15年。
    作为县盲协主席,从事按摩工作30余年的王凤勇并没有因为资历老就盲目自大,而是寻找一切机会努力学习。“县残联每年都组织我们去省里参加医疗按摩继续教育学习,每次去都能学到一些新知识。”王凤勇说.
    现在的“王氏福利按摩”店,是县残联指定的我县盲人按摩培训基地,迄今为止已经送出了好几批学员,这让王凤勇非常欣慰。“我县的盲人按摩店从最初的一两家发展到现在的十余家,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是好事,尤其看到很多盲人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自食其力,感到非常开心。”  (张擎)

宋作学:自学成才的按摩师

    10月15日晚上,记者来到宋作学的按摩中心时,他正在为刚下班的儿子做按摩,旁边的另一张床上,两岁的孙女像模像样地趴在那里,宋作学的妻子正在为她按摩,说是按摩,其实就是在逗着她玩,听着孙女咯咯的笑声,一旁的宋作学不由得跟着笑出声来。
    和其他科班出身的按摩师不同,宋作学只能算是半路出家。1987年,24岁的宋作学在工厂上班时,一次意外让他双眼永远失去了光明。宋作学永远不会忘记,当硫酸意外喷到眼睛里时那刻骨铭心的疼痛和深深的绝望,那一年,正值壮年的他刚刚结婚不久,儿子也才8个月大。
    意外发生后,宋作学踏上了漫长而煎熬的求医路。济南、潍坊、滨州、北京、上海……近五年的时间,一次次充满希望地前往治疗,却又一次次失望而归。
    漫长的求医无果后,宋作学及家人最终接受了眼睛无法治好的现实。其实在求医期间,宋作学一直没有闲着,他先是在北京求医期间在按摩店打工学习,回到桓台后,又到医院、按摩店工作了一段时间。2002年,学有所成的宋作学开办了自己的盲人按摩中心。
    “刚开始的时候非常辛苦,那时候年轻,精力充沛,一天能按30个人,经常从早上4时一直工作到晚上11时以后,中午也不休息。”宋作学说,“现在年纪大了,工作时间也变得规律,一般早上8时开门,晚上最晚干到8时,中午还得休息两个小时。”
    由于是半路出家,宋作学抓住所有机会学习按摩知识,除了外出学习,还经常买回专家的光盘在电脑上学习。“妻子就是我的左膀右臂,由于我看不见视频,一般都是妻子看完后再手把手地教我。”
    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习,宋作学的按摩中心名气越来越大,不但上过省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甚至连滨州、北京等地的腰椎病病患都慕名而来。                          (张擎)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