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市民如何过年?这个春节,将生活在农村的父母接到县城,共享团圆;读书、弹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坚守岗位,继续做好服务;利用春节假期,出游体验异乡“风情”……
接父母来县城过年
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但在县城某企业上班的毕先生和妻子已经开始忙碌了,他们忙里偷闲地准备着“年货”,有条不紊地张罗着接父母来县城过年的生活。
毕先生老家田庄镇,综合考虑工作、小孩上学等原因,2011年便和妻子在县城买了房,并居住在县城。“去年春节回老家过的,不过今年有了小孩,老家不够暖和,便准备接家里老人来县城过年。”毕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平时上班都在县城,自己也不能经常回老家看望父母,对父母更多的是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进行“关心照顾”,加上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还想念这个小孙子,综合这两个主要原因,所以准备着接父母来城里过年。
“父母还没来县城新房住过,自己和父母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还好再过几天自己放假了,就可以去接父母,一家人就能团聚了。”为了迎接父母的到来,毕先生夫妇俩还特意打扫干净了房间,准备好了被褥,并新买了一些洗漱用品。
干净整洁的房间,一尘不染的地板,重新打理的卧室,还有专门为父母购买的新衣服、白酒、营养品等,都整齐地摆放在房间里,很是用心。
谈及如何过春节,毕先生显得有些纠结。“平时上班比较忙,今年单位还安排有值班任务,没法回老家,去年自己忙里偷闲调了几天班回去,又忙着跑县城购买年货、走亲戚、朋友聚会,在家没待几天,还特别累,今年索性就不回去了。”谈及接老家的父母来县城过年的初衷,毕先生不假思索地说,城里生活丰富,各种超市很早就会开业,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既方便又新鲜,不用忙忙碌碌地购置年货,让家人享受城市生活的同时,还能留足假期时间陪陪父母、看看孩子。
“现在通讯这么方便,给老家的长辈拜年,一个电话一声问候,情谊并不少,还避免了去给人家添麻烦。”毕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话,还有汽车,父母考虑最多的大年初一拜年不是问题。
毕先生还有一个新年计划,他计划着和家人一起去逛逛商场,一起在县城过团圆年,年后一块看烟花赏花灯,感受一下县城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多陪陪家人,向妈妈说说家庭,和爸爸谈谈工作,在毕先生看来,“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团圆,不管是在哪里过年,都是个幸福年。”
(王一鸣)
读书练琴,春节更有意义
春节假期,对于上学的孩子们来说,是最快乐和美好的日子,好玩的尽兴地玩,好吃的可劲地吃。为了解春节孩子们咋过,记者采访了多名中小学生,现在放鞭炮、打游戏的少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为充分利用假期,制定安排了详细的假期计划,到书店选购图书,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到艺术学校学画练琴,培养特长、陶冶情操。
2月5日9时,记者来到县新华书店,刚进店门就看到三四位小学生正在书架前选购图书。记者观察到,他们有的在选购学习资料,有的在选购科普图书,还有的在翻阅儿童书籍。县实验中学初四学生小王正在翻阅着一份《中考试题》。“过年的时候,我要跟着父母回老家住几天,在老家没有事做,可以看看书做做题。回到县城后,没事我自己就来书店看自己喜欢的书,书店暖和安静,既舒适又增长知识。”小王说。
书架的另一边,李女士正带着8岁的儿子在选书。记者看到,李女士的儿子正拿着一本书不停翻阅。“儿子平时比较喜欢读书,前天刚给他买了本《故事大王》,这不,看完了,又要买《伊索寓言》看呢!”李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喜欢读书是好事,只要对孩子学习有用的书,多贵我都舍得花钱。”
“今天我看了《安徒生童话》的丑小鸭,后来它变成了一只白天鹅,虽然这其中它吃了一些苦,但最后它成功了。”这是城南学校一年级五班的学生张绪哲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用拼音加汉字记下的一段话。说起现已开始的寒假,张绪哲一本正经地给记者出示了他与爸爸讨论后达成的寒假计划,“每天读书半小时以上,并写出读后感,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每天干力所能及的家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孩子的兴趣,我们给孩子报了一个钢琴辅导班,孩子在假期学琴比较有趣味的同时,又可以将兴趣培养成特长。” 在县城一家艺术学校接孩子的刘女士说。
在学校,记者看到参加假期辅导的学生特别多,学生们在一起学习绘画、钢琴,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采访中,学生和家长纷纷表示,要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春节。 (王一鸣)
艺术学校练琴的学生 (田欣 摄)
春节出游更划算
“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春节期间出游,在外度过别样的春节。”县城某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前几年市民一般选择在家过年,春节游没有多大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接受旅游过年,充分利用空闲的假期时间和旅游淡季的优惠,目前出游预订主要以团体出游为主。
“过年应酬太累,不如出门旅游。”提及春节,刚参加工作的张先生表示,走亲戚、拜年、吃喝应酬、熬夜打牌、发压岁钱……是市民以往过节的必做功课。“每年过年都是一堆的应酬,从早上9点忙到晚上12点,7天长假基本都是吃饭、喝酒轮流过来的,比上班还累,今年过年干脆利用年终的奖金去旅游。”家住海圣春天的张先生说。
“平时工作很忙,一直想去旅游也没有时间,现在的旅游优惠幅度也比较大,既能保证少花钱又可以玩得开心。”市民小王告诉记者,过年最怕亲戚朋友问工作、问个人问题,自己现在单身,还不用考虑家庭问题,以后要是结婚了,就更走不开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计划在春节期间出游的市民多以年轻人为主,不少中年人为了躲避过年期间的各种应酬和饭局,也选择外出旅游的方式过春节。
今年35岁的宗先生经营着一家饭店,由于工作性质所致,平实少不了应酬。“很多好朋友组织吃饭,又不好意思不去,去了又得喝酒,还不如去外地,回来再给朋友带点小礼品,关系既不会减淡,反而更会加深。”宗先生说,旅游带上家人,忙碌了一年,都可以放松放松。
有着同样想法的杨先生从事传媒行业,别人节日休息时,自己反而更忙。“平时就忙得不可开交,好不容易到了年底,又得忙应酬,还不如带上家人,报团去南方过年,温暖舒适,风景也美。“杨先生说。 (王一鸣)
2013年春节在桓台过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越来越近,火车票再难买,也难挡人们回家的脚步。然而,有一些在桓台生活的外地人,却因为种种原因选择留在这里过年。他们为什么不回家?这个年,他们准备怎么过?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2月5日,在唐山镇唐四村的一个草莓采摘大棚里,来自沂源的沈兆刚同往常一样忙碌着,他的妻子则在县城里忙着销售自己家大棚里出产的小西红柿和辣椒,放假在家的女儿帮他照料蔬菜大棚里的草莓。
春节将至,在这里,沈兆刚一家人一如既往地忙碌着,他说:“再过两天就得抓紧时间准备点年货了,还要弄好馅子,准备春节包饺子。”作为一名外地来桓台种植蔬菜大棚众多人中的一员,沈兆刚一家人即将在桓台度过他们的第十一个春节。沈兆刚说:“因为我们的大棚采摘在春节时是最忙的时候,因此每年春节都是在桓台度过的。”
提到桓台,沈兆刚的话语里充满了喜爱,他说,在桓台这么些年,他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个桓台人了,从最初是为了谋生计来到桓台,如今,他们一家人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当记者问起春节打算怎么过时,沈兆刚说:“包饺子、蒸馒头是肯定的了,但是主要还是照顾我们家的这几个蔬菜大棚,一家人的生活就依靠这几个大棚了。”
今年刚刚30岁的马建忠已经在桓台生活了六年,去年年底刚刚结婚,娶了一个桓台姑娘,前段时间因为结婚回了老家一趟,因此,今年春节,他打算在桓台度过,这也将是他在桓台度过的第一个春节。
在桓台生活了这么多年,已经完全习惯了桓台的生活,而且今年父母也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过年,感觉在哪里过年都无所谓了。“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对于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桓台人的包容和善良让我很留恋这个地方。”马建忠说。 (杨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