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初文坛上有“南朱北王”的说法,朱即朱彝尊,其诗以才藻魄力胜,时与王士禛齐名。康熙年间,朱彝尊和王士禛在清初诗词理论及创作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其学…[2011/4/7]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约有4000多年历史。货币的出现使财富形式发生了转移,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货币经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原始形态的货币,到金属铸币的出现,再到统…[2011/4/7]
近日,记者跟随桓台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下乡普查采访时,获得一个关于清明节荡秋千的传说。 据传说,在古代清明节就有荡秋千的习俗,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秋千。荡秋千称之为“千秋”…[2011/3/31]
在李寨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最为光彩耀目的当属陶器,陶器无言却承载着一方厚重的历史。李寨遗址出土的陶器从北辛文化后期一直延续到唐代,制作工艺成熟、表现内容丰富、传承有序,在古代同期文明史上独领风骚,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2011/3/17]
近日,记者随同桓台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下乡普查时,在马桥镇获得一个十三庄村民巧防汛的传说。 清乾隆年间,西水、南水汇流于青沙湖,东泄便会淹高青、博兴、乐安(今广饶县)三县。根据皇帝“为保三县,可舍十三庄”…[2011/3/3]
据传说,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王象乾辞官归乡后,特请旨修建“四世宫保”砖牌坊。但当时书法家董其昌为王家所书的“四世宫保”却少了一个“宫”字。随后,王象乾费劲周折,花费一千两银子前去济南购回了“宫”字,但坊上楹联字体却由楷…[2010/8/13]
张贤亮简介 张贤亮,男,1936年生于南京。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中学时代开始广泛接触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作品,并尝试文学创作,曾写…[2010/8/5]
久来一直有拜访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先生的念头,听说他日前已回到山东省学术创作基地——位于烟台龙口的万松浦书院创作,索性请人预约,没想到张炜先生欣然应允。 著名作家张炜是山东栖霞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以长篇小说《古船》在…[2010/7/30]
据传,古时,田庄镇辕南村中心地段有一湾,时称卧龙湾。相传当时湾的周围绿柳成荫,湾中水深数米,盛产大黑鲫鱼,一跃达数米之高,成为当地一大景观。日前,记者跟随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对该村的几名老人进行了采访…[2010/7/30]
刘大绅,清乾隆三十七年进士。清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二年,刘大绅就任新城县知县。在任期间,刘大绅廉洁奉公,从政节俭,日用不过百钱,每顿饭只吃一碗米饭。有时多加一两个菜,就算丰盛了。官署的器用物件也像寒士一样朴素。有人拿着瓜果…[2010/7/23]
相传很久以前,索镇东十一里有一个村,处在一片茅草地之中,故名张家茅窝,后改名张家茅村。村中有一眼古井,上盖石板,名曰张公井。 元朝时代,有一姓张名有道的人由于战乱,幼年到处流浪。十九岁时,他在安县结识了一姑娘,两人结为…[2010/7/23]
清乾隆年间,新城县令刘大绅受理了一桩偷盗案。在审理时,见被告乃一文弱书生,经再三审讯,后又多方查证,发现其并无偷盗之情,遂将其释放回家。然而原告乃本县一势力豪绅,在朝中有靠山,恃强欺弱,横行乡里,没有人敢惹。刘县令虽未追…[2010/5/28]
开栏的话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示范县,把王渔洋文化研究保护与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组织编制了《桓台县古县城保护研究与旅游规划》,制作了《桓台县古县城保护开发一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并于去年底投资5000万…[2010/5/14]
二尺长的跷棍绑在腿上,如履平地。 从“三层楼”上顺杆飞身而下,身轻如燕。 在平地上鲤鱼打挺跃然而立,连续几个跟头劈叉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骑马、摆象、傻子扑蝶、跟头劈叉……”踩着两尺长的高跷,苏王高跷队的队员可以轻松地做到常…[2010/5/7]
清末刘大申,年轻时参加官府组织的会试,因疲累竟于案头睡着。忽梦一白须白发老人翩然而来,自称姓辕名固,新城人,拍其肩膀,责备他不该睡觉,并就考题作诸般提示。刘大申一惊而醒,提笔作文,有如神助,终于高中。放官时,刘大申坚持来…[2010/5/7]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许多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红色情结。对于果里镇官中村村民邢善荣来说,耗资40余万元,把自己家的二层楼房改成毛主席红色经典影像展览馆,数十年精心收集毛泽东各种照片和影象等纪念资料,是他…[2010/3/26]
燕子矶阻风寄丁继之(选一首)醉别冶城花,醒见栖霞树浦口晚潮生,江天数帆暮 丁继之是王渔洋在江宁(南京)时结交的布衣朋友。王渔洋离别时寄诗给他。诗中描述了出江宁城外看到的景色。冶城:古城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栖霞:镇…[2010/2/26]
近日,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到邢家镇郇家村对“耿氏马扎”传承人耿修昌进行采访,详细了解了耿氏马扎的历史及制作技艺。 耿修昌是邢家镇郇家村人,耿氏马扎第三代传人。他本人承父传学成手艺,改革开放后二次创业,制作马扎到张…[2010/1/22]
在今马踏湖东岸,夏庄村东一带,为古会城遗址。遗址略呈方形,长宽约半公里左右。墙基高约一米半。周围高,中间低,像小盆地。当地人叫东城子。 传说,齐桓公经过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各地方的诸侯大都被征服了。为了强迫列国公推他为领袖…[2010/1/22]
秦淮杂诗 潮落秦淮春复秋,莫愁好作石城游。 年来愁与春潮满,不信湖名尚莫愁。 译文:秦淮河的落潮经春历秋,莫愁女好作石城之游。近年来愁绪像春潮涨满,不相信湖的名称还叫莫愁。文/王小舒…[2009/12/4]
长干绝句 欲向长干寺,还登木末亭。 云中一江白,烟际万峰青。 长干寺在南京城南,南朝梁时建,为金陵八大寺之一。木末亭在其近侧的山岗上,烟岚蓊郁,是俯视南京城的好去处。这首诗描写了木末亭上看到的江山远景。 译文:想前往长干寺,…[2009/11/27]
齐台原名柏寝台,在今起凤镇华沟村西北三公里处。当地人叫齐家台子。遗址高出水面一米半左右,形似乌龟,面积约100余平方米。 据传,齐景公曾在这里大兴土木,建筑离宫,以寻欢娱,号为寝台。某天,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射猎于青丘,不…[2009/11/27]
“铜帮铁底的猪龙河,万丈高的无影山”这是流传在张店境内,乃至桓台的一句俗语。 说猪龙河是铜帮铁底,无非是说这条河河床低陷地下,无论河水多大都不会溢出河岸遗害于人,这倒是事实;说无影山万丈高这就未免玄而又玄虚而又虚了。 …[2009/11/23]
辕固力挫窦太后汉朝的时候,汉景帝非常器重辕固,把他封为博士。一天,汉景帝和晁错、辕固正商谈着国事,侍从进来道:“启禀万岁,窦太后、窦将军、梁王朝见陛下来了。”话音未落,三人已经说说笑笑走到面前。这窦太后是汉景帝的母亲。窦…[2009/11/23]
云涛的传说在索镇乌河玉带桥北侧。为河中一船形高埠。南北长87米,东西最宽处31米,面积约2400平方米。地表低于玉带桥面数尺。古时乌河碧水长流,玉带桥下涛声不绝。高地四周水花飞溅,翡翠万千,每遇天将有雨,便有云气盘郁高埠之上,若…[2009/11/23]
马踏湖中鱼龙湾据说原来水面有几百亩之阔,水深不可测,附近渔民约定不准下湾捕鱼,只准向湾内放生。每年清明节前后总有几数善男信女特意从外地买来活鱼放生,久而久之,湾中鱼多且大,湖区人们称这些大鱼为仙鱼龙。有一年的七月十五日,…[2009/11/23]
颜子钓鱼台传说相传战国时期,齐人高士颜斶不愿出仕,且为避乱世而隐居于马踏湖。在马踏湖内五贤祠东北面有突兀高台,其上四面杨柳,浓荫蔽日,空气宜人;水中蒹葭数顷,接天莲叶,碧波荡漾,鱼虾肥美。颜斶在湖中耘耕于陇亩,垂钓于湖的…[2009/11/23]
一封书信平聊城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了赵国、韩国、魏国,由乐毅为统帅,一起去攻打齐国。没出半年的时间,五国的兵马接连打下八十多座城,仅剩了莒城和即墨。燕昭王命令乐毅带领兵马穷追猛打,坚决将齐灭燕之仇彻底报之。可是由于城内军…[2009/11/23]
五贤祠的由来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相,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琅玡郡阳都县(山东沂南)人。年轻时随父避难荆州,后借探亲之际,沿临淄、西安(索镇)诸葛庄一线,驾扁舟登马兰台(华沟南沿)…[2009/11/23]
徐夜书屋传说徐夜书屋位于马踏湖的青丘上。满族起兵入关建立清王朝后,开始以武力来征服全国,残酷地奴役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因此,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地爆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徐夜,字东痴,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他为显扬民族气节,志…[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