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旅游-->>内容
深耕文旅发展沃土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时间:2025/11/12 13:03:17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十四五”期间,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锚定“文旅强县”战略目标,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总抓手,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文脉传承、行政执法领域精准发力,推动县域文旅事业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协同”,交出了一份生态美、产业兴、百姓乐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文旅融合发展成效初步显现。五年来,构建融合发展全域旅游新格局,成立全市首家文化和旅游业协会。推进“旅游+”业态融合发展,新增国家A级景区4家,网红打卡点3家、夜间旅游聚集区1家;累计开发旅游线路近100条;与县商务局联合发放4000张商文旅惠民消费券,开展2024桓台县首届旅游商品大赛,激发消费动能;深化“旅游+”产业,与教育、工业、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指导创建省、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6处,先后举办全国轮滑马拉松大赛、省级万人游系列赛等文体娱乐活动。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50余次,签约项目2个,18个文旅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率居市内前列。

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显著提升。推进“5+N”升级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示范点48个,打造城市书房6处、乡村文化艺术综合体1处,年均开展送戏下乡、阅读推广、“七彩摇篮”公益培训等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次;推动9个镇(街)建立中心文化团队,80%以上村(居)组建文艺分队。推出线上“云课堂”等活动340余期,服务人次超百万;创作特色文艺作品50余部,累计荣获县(市区)及以上级别群众文艺类奖项44项。多项文化项目和文化团队获全国、省、市、县荣誉称号,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路径逐步完善。五年间,桓台县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增加到3处和8处。完成171处文物点复查和新增26%新发现任务,为全省四普工作提供“桓台样板”。梳理《文物保护知识和法律规定》《工程项目文物勘探手续流程》,撰写考古勘探“一问一答”,为9个镇办及重点企业发放文物手续办理流程图、明白纸2000余份。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为100余宗地块及规划、4000余个非政府投资项目出具文物意见,为近200个项目办理文物手续。开展流动博物馆、研学等活动年均100余场次,开设非遗传承班、举办非遗进景区等活动年均100余场次。争取上级资金完成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目前,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已有市级32项,省级5项,市级传承人10名,市级非遗工坊5家,县级非遗工坊26家。

文旅市场执法监管强度与效能持续提升。推进“互联网+监管”、实施“互联网+执法巡查”,指导监督经营单位落实守法经营、安全经营主体责任。制定《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制度汇编》《桓台县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自查3760家次,提示纠正问题67个。推动文化市场经营主体从“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转变,实现普法与监管效能双重提升。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持续深化文旅融合,让生态优势更凸显、文化底蕴更深厚、旅游体验更优质,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文旅动能。

(桓台融媒记者  邢雅琪 报道)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