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大众生活-->>文学-->>内容
中秋遐想
时间:2014-9-12 10:14:46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小时候,中秋是两个散发着甜香的月饼,是一轮高悬于幽蓝苍穹、拥有着无数神秘传说的月亮,因为不懂得别离,所以也没有期盼的感伤,只是因为这一天一定会有一顿相对丰盛的饭菜而已,所以才会感觉这个日子有些与众不同。
    随着年纪渐长,中秋在我们的心里逐渐有了年年不同的况味,才明白中秋。其实是人的中秋,是心里的中秋。所以,同一轮月,同一片天空,同样的疏星微云或是同样的苍穹如洗,同样的一个节日,但它年年不同因人而异,或许这其中所差别的,就只是心境罢了。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苏轼笔下,后蜀国主孟昶和花蕊夫人眼里的中秋,无疑是闲适而恬淡并且充满柔情蜜意的。然而,同样是在苏轼笔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表现出来的,却又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中秋遐思,去国离乡的愤懑和无奈、父母兄弟遥相思念的凄楚和悲凉,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迷茫和感伤,都在这同一轮明月映照下化作了一种祭奠、一腔浓浓的惆怅。
    同样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这是乱世流离中杜甫眼里有家难回的无奈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张九龄眼中心怀天下的豪迈中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是李白眼里浊世独醒的寂寞中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是苏轼中秋时节对月伤怀,叹时光易逝、如水流年的伤感中秋;而父母康泰、儿女绕膝、亲朋聚会、乐享天伦,这才是每个人心里所向往的美满中秋。
    中秋的月,它静静地挂在淡远的苍穹里,望穿了时空,看尽了沧桑,然而世事更迭、人如飘蓬,春花秋月之间所阻隔的,往往不止是时间和距离,更多的却是永难把握的归期。所以说,中秋只是一个符号,中秋的月更只是一种寄托,设若亲情、友情、爱情已经团圆,那么就算是月如钩、夜阑珊,更甚或是秋雨潇潇又如何?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又如何?如果能在其乐融融中围炉夜话,中秋之月,仍然会在我们的心里缱绻缠绵。中秋之所以在每个人心里如此的弥足珍贵,正是因为我们对于情感的渴望、对于圆满的向往。
    家是港湾,请时时静下心来,去聆听、去顺应它的召唤吧!每一个回家的日子都是中秋,常回家看看,中秋的月,必定永远那么美、那么圆!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