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准在29岁时手突然出现了问题,连写字都很困难,写出来的字“潦草欠端”,为他的科举仕途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徐准感叹说:“功名终身无望也。”徐准有这样的感慨是不无道理的,封建时代,在为选拔人才而设定的相对客观的才学标准中,书法占有相当的比重。故古时又将书法称为“敲门砖”,皆因科举的需要。一代奇才龚自珍就因为书法不好,登不了进士榜,成为千古遗憾。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8年。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展到顶峰,对于应试者的书法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书法的进步与传承,尤其对于楷体书法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徐准30岁时,督导视察学政的官员因徐准字体潦草,乃取“三等”。在同年乡试时,幸亏遇到了一个识才的阅卷老师,认为其文采非常好,得以考中乡试。当徐准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徐准荣归故里时,母亲高兴地对他说:“我培训儿子有功了,可惜你的父亲看不到了,你要时刻牢记你父亲临终时对你的教导,不能忘记父亲的遗训。”
徐准考中乡试后,并未改变家庭生活贫困的状况,由于弟弟妹妹还没有成人,生活依然比较困难。徐准33岁的时候,次女出生。徐准一家的生活状况是“家道未振,室眷日众,日益夜支掌,屡上春官不第”。
徐准所说的“屡上春官不第”指的是其多次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却一直没有考中。《周礼•春官》记载,春官为六官之一,掌礼法、祭祀,后来就成为礼部的代名词。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京府、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举行。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徐准37岁时又一次赴京师参加会试,夫人蔡恭人一病不起,等徐准落第回来后,在当年的4月为夫人举行了下葬仪式。同年,徐准迎娶了商河贾恭人为继室,贾恭人“出宦族,克闲家训,善事姑和妯娌,抚育子女,不啻己出。”徐准的长女与贾恭人同岁,长女出嫁时,由于家境贫困没有置办嫁妆,贾恭人“悉己陪嫁衣物以等助焉”。
徐准从30岁考中乡试,一直到其43岁方得以考中进士,这期间,尽管其屡次落第,家庭生活贫困,但徐准一直没有忘记父亲的遗训,一直坚持学习。
到徐准43岁时,徐准终于考中进士,迎母亲到京师,母喜曰:“汝父有成命,今果验矣。第勿忘遗言。”徐准的第一个官职是中书舍人。随后,徐准“奉命充副使,同凤池葛年兄之陕册封紫阳王王礼”,在这个过程中,徐准“馈遗一无所受。藩王礼重之。”其后,徐准在工部任职,一直勤勉职守,成绩卓著。
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徐准升任河北永平知府。在任上,徐准平倭寇、修河工,政绩卓著。清《光绪永平府志》有徐准传:徐准,山东新城人,进士。万历二十四年任永平知府。才干精明,临不爽决。时倭警方炽,海防单弱,公请兵二千防海,一时恃以无恐。倭平,仍申文撤之。又奉调征倭兵十万,由永渡辽,供需飞挽,增派丁银。倭平,悉飞告减复如旧,六属欢呼。至条议河工利害,曲折详尽。遇事敢为,屹然莫夺,朝议以公长才,加河南按察司副使。二十七年,升辽东海盖道、山西参政。
徐准初任永平知府时,正逢倭寇最嚣张的时候,明王朝海上防卫力量薄弱,任由倭寇由沿海到内陆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徐准请示皇帝增兵2000驻扎在永平,进行海上防御,有力地保障了境内民众的安全。随后,永平府又承担了平叛辽东倭寇的粮草与军饷征集任务,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在倭寇得到平叛后,徐准奏请朝廷将永平府的赋税减至原来的水平,保障了群众的利益。
明朝是中国封建时代受倭寇危害最大的时期。古代倭寇主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倭寇以日本人为主,目的是为了报复蒙朝联军的侵略和女真海盗的掳掠;后期倭寇基本上是中日混编队,起因为明朝的闭关锁国(海禁)政策。嘉靖年间持续到隆庆、万历年间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为害最烈的时期,史学界称“嘉靖大倭寇”。在这一阶段里,从贼中“迫于贪酷,困于饥寒”的沿海平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体,而饥寒贫困的之一在于明朝“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中国东南滨海地区人口增加迅速,而土地没增加,人地矛盾突出。从宋朝以来,当地居民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运加上种种服务,可以说大海养活了起码百万计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话叫做:“海者,闽人之田。”明朝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在广东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对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来说,眼前摆着两条路:要么忍饥挨饿,要么铤而走险进行海上走私。
在永平知府任上,徐准出色地完成了平定倭寇的任务,保卫了一方的平安。在明王朝,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文官的地位要高于武将,并且因战功卓著而得以青史留名的很多都是文官,比如抵抗努尔哈赤多年的袁崇焕。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论及明代名将戚继光时,顺带论及万历朝几位名将的命运,其结论是:“通观本朝武将的经历,其不幸似乎又不仅止于戚继光一人。”
其实,从明王朝整个历史来看,万历朝几位主要将领的命运不过是有明一代武将命运的缩影而已。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通过冯惟庸案与蓝玉案,大规模地清洗了和他一起推翻元朝政权的功臣武将,从此开始了明代武将的群体悲剧命运。朱元璋的诛戮功臣无疑体现了帝制时代兔死狗烹的历史惯例。
在明代的政治格局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要员均由进士出身的文官担任。即使在中央专门负责军事的兵部,担任尚书、侍郎、郎中、主事等职的都是文官。武官的最高职务为五军都督与驻防各地之总兵,总兵与都督实为一回事,“凡总兵、副总兵,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由军人执掌的五军都督府只负责军籍与卫所的管理,而无调动与指挥军队的权力。卫所中的军官经常调动,将不专兵,兵不受将。武学人才的培养极不受重视,甚至长期被并入儒学之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人出身的徐准在军事抗倭上有所成就也就不足为奇了。
位于新城镇城北村的徐准故居
《新城县志》上记载的新城徐氏有关人物
(杨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