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新貌感怀
时间:2014-11-28 14:21:51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手机看新闻
我的老家是田庄镇文庄村,我的旧宅坐落在村内小河的东岸。上世纪六十年代水灾时,文庄村的内涝雨水全汇集于此,于是,小河南头修建了泄水口,经小河往北流入村外的南干河。此后,“清石上流水”、“莲动下渔舟”的景象持续多年,村里人浣衣、洗菜、儿童嬉水,鹅鸭涤羽,回想如昨。河上有土木桥连接两岸,每日船行车往,孩子们从桥上往下跳水、扎猛子,还有的踢毽子、跳房子。晚上,乡亲们聚在桥边,披星纳凉、闲话家常,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桥畔一带,是当时全村生产活动和休闲生活的中心。那时,河水无污染,水量充沛清澈,鱼翔浅底,鸭鹅闲游。记得小时的我,放学后第一任务就是把自家鸭子赶回去。故乡码头、小桥、流水、人家,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历史上的河道,北通渤海羊角沟,上溯小清河,西达济南,是商船往来、车马盘桓的商品集散地。所以,我的家乡被称为“文庄码头”,我也成为了“码头人”。
白云苍狗,物换星移,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河水逐渐干涸,河床垃圾淤塞,乱木丛生,久已沦为废河,这成为“码头人”的一块心病。今年,借“美丽乡村建设”的春风,疏浚了河道,引来清水,重修了道路桥梁,种植了花草树木,使码头面貌焕然一新。历史原貌固然无法全然恢复,但毕竟弥补了几代码头人心中的些许遗憾。我特意赋诗几首,表达自己心中的无限感慨:
卜算子·码头随想
不见木船来,似有摇橹响。
帆满春风桅带云,赶着清波淌。
幸作码头人,摇上贤兄桨。
载上兴华一卷诗,驶向羊角港。
乡兴
风绿枯黄水月清,
扶栏听鸟百枝鸣。
清辉之下银龙舞,
拔地横空朝气生。
乡愁
天涯游子望河床,
故水樯桅已渺茫。
老柳牵衣催客泪,
一腔豪气转苍凉。
滚滚年轮压岸台,
沉沉心迹扫难开。
抡竿钓破春秋夜,
不见南华入梦来。
故园一剪几重愁,
月落清辉洗泪眸。
满目青枝憔悴影,
痴情尽入小河流。
悠悠岁月码头滩,
逝水离帆载尽寒。
河嵌一帧催泪画,
春归燕子叫声酸。
乡
乡河独坐享清宵,
似有啼声诉寂寥。
蝶恋芳菲游子意,
齐烟九点路迢迢。
注:齐烟九点,指济南。作者晚年移居济南。
(李爱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