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贤祠的由来
时间:2009-11-23 15:01:00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手机看新闻
五贤祠的由来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相,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琅玡郡阳都县(山东沂南)人。年轻时随父避难荆州,后借探亲之际,沿临淄、西安(索镇)诸葛庄一线,驾扁舟登马兰台(华沟南沿),极目览景,心旷神怡,即兴赋诗《观湖即目》:“今我访齐都,放荡鲁连坡。观湖河秀气,今翠为姑苏。借予一海鸥,自挟双凤凰。含笑瞰倒影,欣然胜吴刚。”
明中后期,“江北青箱”之王氏(王渔洋)祖父王象艮鉴该诗之内涵,慕孔明之文治武功,便改华沟为锦秋庄,重修三贤祠,改辕固先生塑像为牌位,加塑诸葛亮之塑像,并将他推为五贤之一。可见人们对诸葛亮的推崇。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几经贬谪,宋哲宗时曾任登州、杭漩、颖州,官至礼部尚书。绍圣又贬谪惠州、琼州,病死杭州,追谥文忠。天命之年知登州时,弟子、兄弟互访,路经少海时数访鲁仲连于会城湖,即兴赋诗一首“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纵教匹练写秋光”,弟子称其诗为北国湖光之最。
清乾隆年间,湖区人民维修五贤祠时,以“江北青箱”王氏叔侄为首倡导“三贤”者:一曰鲁仲连、一曰诸葛武侯、一曰苏文忠公,颜斶、辕固二贤设牌位祭之。
鉴于以上情况,1985年在三贤祠旧址,由政府和村民投资重修祠堂时已改为五贤祠。南北长55米,东西宽45米,占地面积2475m2,整个建筑包括大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还有钟楼、鼓楼和大门,大殿高9米,巍峨壮观。殿内五贤塑像是山东艺术学院雕塑教研室主任张昆仑副教授制作。五贤塑像一字排开,中为鲁仲连、左为苏东坡、右为诸葛亮、东西为辕固和颜斶。诸葛亮、苏东坡是一代军事家、文学家;鲁仲连有胆识、仗正义,乐于扶危济困,为人排难解纷;颜斶不畏权势,不慕荣利,是齐国高士;辕固是西汉“齐诗学”的开创者,为人公正廉直,为人们所敬仰。这就是人们新推崇的五大贤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