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绅日用不过百钱
时间:2010-7-23 9:49:00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手机看新闻
刘大绅,清乾隆三十七年进士。清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二年,刘大绅就任新城县知县。在任期间,刘大绅廉洁奉公,从政节俭,日用不过百钱,每顿饭只吃一碗米饭。有时多加一两个菜,就算丰盛了。官署的器用物件也像寒士一样朴素。有人拿着瓜果蔬菜送到县署,他总是力辞不受或付给高价。一时县吏衙役崇尚节俭,廉洁蔚成风气。
据了解,刘大绅初任新城知县那年,夏季大旱,土地龟裂。他带领百姓抗旱,昼夜操劳,至体容削减。秋季,荆家、起凤一带蝗蝻遍生,他亲率吏民扑打,和百姓一样携带干粮,喝井水,夜以继日。百姓感奋,不待督促,同心协力,很快扑灭了蝗灾。清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一年,新城连续大旱,百姓饥馑。他一面鼓励百姓生产自救,一面捐出薪俸购买米粮,在新城兴庆寺前和城隍庙内设粥厂赈济饥民。
刘大绅就任新城县令期间,十分审慎狱讼,注重教化。初到任,他就在县署会客书房正面写了“无私任客到,有弊向余陈”的对联。人们见他依法断案,决不宽容徇私,一时沉冤积案纷纷投诉。因其注重调查,精心审理,讼狱案大大减少。他还十分注重教化,招集全县诸生士子数百人,亲自讲授经史乃至乡约训戒。立先贤为表,重新为万章墓封土立碑。在当时的华沟庄鲁连遗清处建学舍,以学田租金延聘名师授课。对德高望重的儒者,亲自登门拜访请教,时常访问疾苦,征询百姓所求。他为人谦和,彬彬有礼。下乡调查案件,很少乘车坐轿。刘大绅身体力行、勤政爱民、礼贤下士的作风得到全县乡绅士民拥戴。清乾隆五十一年秋,刘大绅离任时,新城县百姓数千人送行。他觉得自己的贡献太小,当众焚毁、谢绝了当地土绅送给他的《新城遗爱图》数十幅和价值连城的礼物。但对一乞丐持一文钱相赠,却珍重受之。刘大绅生平喜爱诗文,有刻印《寄蓭诗抄》行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