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宫灯:信手编出浓郁湖区风情
时间:2012-7-20 8:31:07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手机看新闻
马踏湖区内芦苇众多,湖区村民历来有编织苇篮、苇筐的传统。在起凤镇夏二村,村民田江承另辟蹊径,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发明了芦苇宫灯。
作为一名湖区人,田江承从小就跟着长辈们学习芦苇编织的技巧。“这几年,自己年龄大了,一直想着在创新芦苇编织的技艺。”田江承说,从2010年起,他就开始琢磨编织芦苇宫灯。一定的美术功底让田江承在芦苇宫灯的造型上如鱼得水,虽然造型设计出来了,但在编织的过程中,田江承还是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他说:“当时,最困扰我的问题是如何让宫灯不变形,宫灯整体造型的曲线更加优美。”据介绍,由于芦苇宫灯的造型是椭圆形,因此,在编织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很容易造成整个宫灯的造型发生变化。经过多次摸索,最后,田江承想到了依靠模具编织的办法。
在田江承的家中,他拿来了一个椭圆形的木头墩子,他说:“我现在就是在这个模具的上面编织,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芦苇宫灯易变形的问题。”
田江承告诉记者,湖区内的芦苇有四个品种,而最适合用来编织芦苇宫灯的是台苇,因为这种芦苇比较粗,而且非常结实。选择好的芦苇品种是编织芦苇宫灯的第一步,随后,还需要将芦苇进行处理后才能使用。田江承说:“首先将芦苇从中间剖开,然后放在水里浸泡两天,从水里拿出后再磨平,芦苇只有经历这几道工序后才能使用。”
“芦苇宫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长期使用,并且不会随风飘动。”田江承说,芦苇宫灯还具有浓郁的湖区风情,因此,很受市民的欢迎,很多人主动找上门来购买芦苇宫灯。
下一步,田江承计划组织村里的闲散劳动力编织芦苇宫灯。他说:“湖区里芦苇很多,这是资源,咱们得想办法把这种资源转变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资本。”
现在,田江承正在准备编织一个直径为3米的巨型芦苇宫灯,创造新的世界吉尼斯纪录。田江承说:“创作巨型芦苇宫灯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工艺品,从而把湖区的芦苇编织技艺发扬光大。”
(杨成见 伊祖明 伊丽鑫)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