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大众生活-->>人文-->>内容
桓台历史上的“一榜五进士”
时间:2012-8-10 8:59:40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春三月的会试,桓台一榜高中五人,名震全国,时人称“一榜五士群将相,龙虎风云司李行”。
顺治十二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次科举考试,该科共录取350人。桓台一榜高中5人,此科是桓台科举史上最丰收的一次。这五名进士是王渔洋、伊辟、傅扆、荣开、于觉世。他们中中进士时最年长者是傅扆,时年四十一岁。最年轻者是王渔洋,时年二十二岁。
这五人中既有朝廷重臣、文坛领袖,也有平乱保边的名臣。他们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相互间道德相勖、文章相益、过失相规、友谊深长。
    王渔洋是一榜五进士中入仕后官阶最高、声望最盛的一人,由扬州推官累官至刑部尚书。王渔洋与其他四人交往亲密,诗作频繁,并为伊辟、傅扆、于觉世撰写墓志。这些墓志分别被各自的族谱收录,成为研究清初历史的重要资料。
    伊辟曾参与了平定三藩叛乱。康熙十九年三月为平定吴三桂之乱,伊辟以副都御史参赞军务,并巡抚云南,他严禁军队虏掠百姓,勤廉从政,因操劳过度,在平吴大功即将告成之时因病卒于军中。
    傅扆为五进士中中进士时年龄最长者,也是在朝为官时间最短者。幼读书十行下一目终身不忘。傅扆巡按江西时得知九江兵将因缺饷哗变,他急驰前往,平息事变。顺治十八年,念继母年事过高,辞官回乡侍奉继母,以孝闻名于世。
    荣开幼时就为王渔洋叔祖王象春所欣赏,令其读书家塾,负声名场。康熙元年,荣开升工部主事,督修孝陵,完工后督修南河,后补工部督水司主事。康熙八年因病卒于官邸。其为人端正,遇事处以静慎而能裁之以断,摄之以利,故多被委以重任,而成绩显著,死时仅五十一岁,是五进士中去世最早的,副都御史伊辟为其撰墓志。
    于觉世顺治十六年殿试中进士,授归德府推官,改授巢县令。时因歉收,县多饥饿,他为政宽简,带头捐俸赈米,民众赖活。又因平巢盗匪有功,升刑部主事。康熙二十年奉命典试两浙,所录举人浙江德清人蔡升元于翌年状元及第。后官至广东学政。
    于觉世工诗,触目成吟,不用雕缀牵饰,其诗集有《居巢》、《使越》、《燕市》等。于觉世与王渔洋关系较密,相互间的唱酬诗文较多,死后王渔洋为其撰写墓志。             (杨成见)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