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大众生活-->>人文-->>内容
传承七代的儒医世家
时间:2012-4-20 8:00:28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龙蟠橘井泉水香,虎守杏林春日暖。”这是挂在“橘源堂医馆”的一幅对联。清朝乾隆11年(公元1747年),郑氏先祖郑九叙正式创建“橘源堂医馆”,从此郑氏一族开始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漫漫历程,一脉相承七代不衰,至今已有265个春秋。从创始人郑九叙开始,郑家一代代传人都是精医重德,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这幅对联。
    “橘源堂医馆”第七代传人郑晓辉告诉记者,郑氏先祖郑九叙是清朝年间的进士,曾官至江西按察司主事。他在辞官回归故里后,看到家乡人深受病痛的折磨,于是立志决心学医。也就是从他开始,“宁为良医,不为良相”就成为郑氏家族的家训,并一直传承至今。“从四世祖郑洪顺开始,我们家的医术逐渐形成特色,较为擅长妇科、小儿科。” 郑晓辉说。
    据记载,郑洪顺精研《易经》,他认为中医理论源出于《易经》。他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辩证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许多疑难杂症经过他的诊治,都能转危为安,故成一时良医。一生著述有《杂病论》、《眼科阐微》、《妇科撮要》、《民间验方》等。“可以说郑洪顺是‘橘源堂’医术传承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郑晓辉说。
    从“龙蟠橘井泉水香,虎守杏林春日暖。”这幅对联可以看出郑家先祖在创立“橘源堂医馆”时,怀着一颗为民众解除痛苦的意愿。“虎守杏林”和“龙蟠橘井”的典故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和晋朝的两位名医悬壶济世的事情,后人有感于他们的精湛医术和良好的医德,认为他们是上天派下来的神仙。据了解,从“橘源堂医馆”的第一代传人开始,每代传人都始终以悬壶济世的情怀,恪守“宁为良医不为良相,穷则糊口富则养德,关照穷人看顾孤寡”的家训,潜心医学,不计名利,为无数的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郑晓辉告诉记者,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橘源堂”是淄博市范围内唯一的一家历史传承久远的中医世家。“橘源堂”的医术家族相传、师徒相授,每一代都有所创新。“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病成为高发疾病,因此从我的父亲郑春坡开始,就利用家传医学,寻找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郑晓辉说,“可以说在传承至今的七代人里,每一代人都在医术上有所创新,也正因为如此,才保持了‘橘源堂’的医术传承至今。”
    虽然,“橘源堂”是淄博市范围内唯一的一家历史传承久远的中医世家,但“唯一”并不全是荣耀,更多的还是一种无奈。由于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现代化等社会大形势的影响,“橘源堂医馆”的祖传医术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限于各种原因,橘源堂医术目前的传承人仅有第七代传人郑晓辉一人,授徒传艺的工作举步维艰。这项医术亟待保护。
          (杨成见 释修振)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