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城东村有一处隐藏在办公楼后面的老建筑,它是原属于一户周姓人家的四合院。3月6日,在夕阳的映照下,这所略显破旧的房子显得有点破败。但精美的窗棂、砖雕以及屋脊上的吉兽却在诉说着这栋老宅往日的辉煌。
新城镇城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岳本昌对这栋建筑背后的故事了解的很清楚,他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国家落实相关政策时,为对这栋房屋进行确权,他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据了解,这栋房子的原主人是一户姓周的人家,原来是前后两进四合院,除正门外,两进四合院还都有偏门。“当年,听村里的一些老人说,这栋建筑原本是一处叫三合德的酱菜铺,前面的一进四合院是对外经营的店面和店员居住的地方,后面一进则是周姓人家居住的地方。”岳本昌说。
关于这栋建筑的建造时间,目前已经没有人能说的清楚。在观察这栋建筑时,岳本昌告诉记者这样一个细节,这栋建筑使用的全部是传统的青砖、黑瓦等材料,没有任何的水泥等元素。但在与其相邻的民国时期建筑耿家大院上,则大量使用了水泥等材料。“因此,我猜测这栋建筑的建造时间要早于耿家大院,应该是在清朝时期。”岳本昌说。
历经多次浩劫的这栋建筑现在只剩下了后面一进四合院的主房,而且由于长期闲置不用,已呈现破败的迹象,但在房屋主脊上还保留着一些吉兽。
据了解,中国古建筑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识等级的作用。这就是周氏民居上出现吉兽的原因,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周家的财力和地位。
这些美观实用的小兽端坐檐角,为这栋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尽管现在这栋建筑已比较破旧,但这些吉兽仍然还存在,并依然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望一段历史。
岳本昌告诉记者,这栋建筑前面的街道和周村古商城一条街一样,属于原桓台县城的中心商业街,在其周围遍布着当铺、点心店等商铺,而周家的三合德酱菜铺也曾经盛极一时,只是在后来因为战乱等种种因素,逐渐衰落下来。
(杨成见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