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大众生活-->>人文-->>内容
王重光:儒家门风的弘扬者
时间:2011-11-11 8:35:34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走进忠勤祠,首先看到的是正面书写:“忠勤可悯”四个大字的影壁,而在影壁的背面则展示着对新城王氏家族影响深远的家训:“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
    抛开王重光的仕途不谈,单论王重光对新城王氏家族的影响,新城王氏家族第六代中的杰出代表王象晋曾这样评价:“王氏家业,琅琊公基之,桑植公植之,颖川公始肇文脉,至我祖忠勤公(王重光),以匪躬大节阐扬而广大之。”可见,王重光在王氏家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新城王氏家族从一无“立锥之地”的穷苦农家,到科甲蝉联、名臣满门的望族,作为家族中第一个新科进士,第一位朝廷命官,王重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制定的家训被后人刻在石碑上树立于家庙中,即使家族厅堂壁间醒目处,亦书之,以警示提人。
    王氏家族从历代从事农业的农家转为一个儒士满门的家族,是从三世祖王麟开始的。
    元末,新城王氏始祖王贵,因避战乱,由青州府诸城县初家庄移居济南府新城县曹村(今新城镇)。王贵为人质朴,初时给人佣耕,至后来自给温饱,常行善施济。王贵五子王伍尤好施予,常于门前大槐树下舍粥行善,乡人呼之“王菩萨”,称其家“大槐王氏”。
    王伍次子王麟濡染书香,14岁中贡生,官至颖川王府教授,成为王家第一个读书仕宦之人,开启了王氏家学之源,也为后代科举奠定了基础。
    王氏第四代子孙在王麟的悉心教育下,终于将家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1537年,王重光乡试中举,后又得中进士。
王重光在贵州永宁任职时,曾数度家书告诫儿子珍惜时间,刻苦攻读,入仕报国。因教子有方,王重光6个儿子均成就功名。受家训的熏陶,新城王氏至第五世,科甲蝉联,多人在朝为官,蜚声海内,此时的王家已经成为当地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  (杨成见 王心睿)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