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大众生活-->>人文-->>内容
和而不同的“南朱北王”
时间:2011-4-7 8:58:44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在清初文坛上有“南朱北王”的说法,朱即朱彝尊,其诗以才藻魄力胜,时与王士禛齐名。康熙年间,朱彝尊和王士禛在清初诗词理论及创作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其学识渊博,通经史,能诗词古文。词推崇姜蘷,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诗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朱北王”。
    据朱彝尊年谱记载,康熙六年(1667年),朱彝尊在山西代州结识王士禛,成为莫逆之交,两人交往长达四十余年,互为欣赏推崇。王士禛在《朱锡鬯自代州至京奉柬》一诗中,表达了对朱氏文采的欣赏。朱彝尊也应王士禛之请与其《王礼部诗》作了序,二人感情甚笃。
    当时,朱彝尊为一介布衣,王士禛已仕至礼部主客司主事,他请朱彝尊序其集,盖源于他敬重朱彝尊的诗作和学问。朱彝尊于王士禛诗作亦由衷称赏,认为他的诗“出乎风而入乎雅”,“其必传于后无疑”。
    据记载,王士禛与朱彝尊于会面之前神交已久,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其时为一介布衣的朱彝尊至扬州,投诗王士禛。时王士禛去金陵,未及相见。后王士禛有《答朱锡鬯过广陵见怀之作》诗:“桃叶渡头秋雨繁,喜君书札到黄昏。银涛白马来胥口,破帽疲驴出雁门。江左清华惟汝在,文章流别几人存?曹公横槊悬相待,共醉飞狐雪夜尊。”足见王士禛对朱彝尊推许备至。
    清初,朱彝尊与王士禛诗名相埒,并称“南朱北王”。而其创作则各有千秋,王士禛以“神韵”胜,朱彝尊则以“才藻”胜。赵执信《谈龙录》论清诗,以彝尊、士禛为大家,他说:“王之才高,而学足以副之;朱之学博,而才足以运之。”虽然两人的创作风格不同,但他们采取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态度。在两人四十余年的交往中,王士禛和朱彝尊齐名,亦感情交好,时有文字往来,彼此亦互相推重。朱彝尊曾序王士禛《王礼部诗》,王士禛也曾为朱彝尊《曝书亭集》作序。
                   (杨成见)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