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大众生活-->>人文-->>内容
邢善荣的“红色情结”
时间:2010-3-26 9:08:00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许多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红色情结。对于果里镇官中村村民邢善荣来说,耗资40余万元,把自己家的二层楼房改成毛主席红色经典影像展览馆,数十年精心收集毛泽东各种照片和影象等纪念资料,是他对伟人的敬仰,也是他毕生的追求。近日,记者到邢善荣的毛主席红色经典影像展览馆进行了采访。
       邢善荣的影像展览馆就设在他的两层小楼里。记者看到,整个小楼以红色基调为主,楼前悬挂的巨幅毛泽东青年画像格外引人注目。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毛泽东画像、塑像和书籍。青年时的毛泽东、革命战争时的毛泽东、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毛泽东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各个时期的毛泽东塑像,或意气风发、指挥若定,或亲切慈祥、谈笑自如。在第一展室里,毛新宇的题词格外醒目。
       邢善荣说:“这幅题词是石家庄某部队副司令员找到了毛新宇介绍了我的情况,毛新宇了解到我有这么多毛主席的照片和资料后很感动,就即兴给我题了词。”
       据了解,邢善荣收藏的毛主席的相片种类非常多,按年龄,有青年时、中年时、老年时的,按革命年代,有长征时、抗日战争时、解放战争时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还有很多毛主席的日常生活照。
       邢善荣对记者说,仅装修布置展馆,他就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记者看到,邢善荣的红色经典影像展览馆共分八个展室,沿着张挂着多幅不同时期伟人的画像的走廓,步入两侧的小展室,琳琅满目的各种红色纪念物品,让记者目不睱接,叹为观止。
       邢善荣说,他的红色经典影像展览馆收藏有毛泽东各个时期的照片和画像三万四千多张,其中完全不同样的就有3600张。由于展室空间有限,只展出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图像,大部分图像已被分门别类,精心收藏在仓库里。不能展出的图像,邢善荣就一张张翻拍下来,精心制作了一批像框陈列到展室。像框里镶着的照片就是从大幅毛泽东画像下翻拍下来的。
       据邢善荣介绍说,他的展览馆展出的毛泽东纪念物品还不到他全部收藏的五分之一。仅材质各异、造型不同的毛泽东纪念章,他就藏有7000多枚。由于展室有限面积,只展出了几百枚。他还收集了几百座毛泽东塑像和雕像,现在也只展出了几十座。还有许多著作文献、报纸等藏品。据了解,仅《毛泽东选集》邢善荣就拥有九个版本1000余册。邢善荣说,他从小就对毛泽东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凡是与毛泽东有关的纪念品,都是他收藏的对象。
       “我当时搜集资料的时候,只要听到哪里有比较有特色的资料, 我就会追到哪里去,北京、天津等地方我经常去。像非常珍贵的毛主席像刺绣,我就有两幅三米高、五米宽的。”邢善荣说,“刺绣的毛主席像一般在学校里有,不少村里也有,但后来都被爱好者收藏起来了。”
       据了解,为了一件藏品,邢善荣不惜辗转数省去搜寻,一旦发现好的藏品,他会不惜一切代价买下来。几十年下来,仅收藏一项就花费了邢善荣20余万元。邢善荣说,他有一次去河南出发,看到了几张珍贵的毛主席照片,当时对方要价很高,但邢善荣不假思索地买了下来。“毛主席照片非常珍贵,因为毛主席的原始照片再往后就不可能再有了。因为复制、翻拍的照片不如以前逼真。”邢善荣说,“只要看到和我的藏品不重样的,我就会买下来。”
       对于自己的收藏爱好,邢善荣说,他更愿意把这当成一种对伟人毛泽东的敬仰,一位普通农民对伟人的爱戴。他说,每一件藏品都铭记着一段中国历史,镌刻着一段红色记忆。别人盖楼房是改善居住条件,或者是做生意,他把整整两层楼建成红色经典展览馆,却是为了把那一段珍贵的红色历史展示给大家看,进而激发大家对毛泽东的深厚情感。
       邢善荣对记者说,今年,他打算再扩建一个大型影像展览馆,把自己所有的收藏都精心展出,免费让人们参观。同时,他还计划出一本画册,把各个时期的毛泽东纪念物品全部收集到画册里。他说,他要把他的毛主席红色经典影像展览馆做得更完善,更丰富,给后人留下更珍贵的资料,让那一段红色记忆永不褪色。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