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大众生活-->>文学-->>内容
爱孩子,所以爱绘本
时间:2013-7-12 9:39:15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共读绘本的一年》,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作者薇薇安·嘉辛·佩利女士身兼幼儿园老师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全书记录了她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带领班里的10位种族文化各异、性格迥异的孩子,展开奇妙的李欧·李奥尼绘本之旅。如果你爱孩子、爱生命、爱这个美妙的世界,此书不应错过。
看这本仅120页的小书,居然花了我五天时间。刚开始翻这本书,说实话,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失望。原以为该书是一位资深老师对于绘本阅读的经验总结、给予家长如何开展亲子阅读的建议,没想到,全书统统是对一年的绘本阅读过程近乎白描的记录:孩子的表现、家长的参与、老师的呼应。这本书没有激烈的剧情冲突,没办法吸引读者产生如饥似渴的阅读速度。相反,因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每每读了一段文字,要放下书,做一些思考。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比较劳心的,而且需要反复多看几遍,才可能掌握精髓。
读罢全书,失望之感竟然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惊喜。正如阿甲老师在序言中所写:孩子们“挖掘到如金子般的真谛”,如“一朵朵智慧之花在争先恐后地开放”,“薇薇安老师好像什么也没做,然而,一切竟如此自然地发生了。这不正是老子所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秘诀吗?”
对于绘本的忠实拥趸,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一些阅读信息和技巧,更渴望看到的是对绘本阅读触及灵魂的思考。这些思考,不需要长篇累牍,只需要精准命中靶心,触及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爱——爱孩子,爱生活,爱世界。
看这本书之前,读者都会希望看到在共读绘本一年里,薇薇安老师是如何教孩子们的。仔细看,一定会失望,因为薇薇安根本就没有教:没有教案,没有教法,好像只是每天利用各种各样的点滴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讲故事、画海报、演绘本剧,或者邀请家长来讲故事。纯粹是5岁大的黑人小女孩瑞妮在“引导”着老师。
没有教案,没有教法,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现实是,教育机构的惯常做法是,不停干扰孩子们想要对故事保持长时注意的每一丝努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同时也是帮助我们自己——重回正轨。为了讨论李奥尼作品中的人物“除了男生之外,有没有女生?”老师居然会立刻带着孩子来到图书馆查资料,翻遍所有李奥尼的书。终于,瑞妮发现在1979年出版的《音乐老鼠洁洛婷》里面有女生。这是典型的实证取代填鸭的教育方法。这些思考的方法和研究的过程,会让孩子们受用一生。
李奥尼被誉为“图画书中的伊索”。他的作品,融合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生命的思考,或多或少都带着哲学气息。而且,绘本阅读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只读,不教。就像幸福的种子一样,把前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借着经典的故事这个果实,种进孩子的心中。等到孩子需要构建起自己的思想系统的那一刻,自然会让心中早就种下的种子萌芽,长成属于自己的枝干,而绝对不是外来的、生硬的嫁接。老师和家长们要做的,只是埋下种子,静待花开。
绘本阅读不可能期望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不可能今天看明天立马有效,不可能像练习钢琴、舞蹈、围棋那些成为父母炫耀的谈资。那么为什么绘本的爱好者如此之多?我想,绘本之中蕴藏的“无用之用”应该是关键。
绘本中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充满了对自我价值、人生价值、环境价值、生命价值的认知。熟悉了成百上千个绘本故事,从内心深处理解、体会认识到作者意图的孩子们,长大以后,即便是面对复杂的社会,也不会迷茫。生命的方向在何方,绘本中早有答案。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