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城传说
在今马踏湖东岸,夏庄村东一带,为古会城遗址。遗址略呈方形,长宽约半公里左右。墙基高约一米半。周围高,中间低,像小盆地。当地人叫东城子。明天启《县志》载:“会城,旧志云:在新城东北四十里,旧传为齐桓公会盟处。”据查:古为平洲。西周,宣元元年(公元前827年)公会齐侯于此,名会城。汉在此置平安县,莽新改曰鸿睦,南朝宋置长乐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会城县。会城东枕渑水,西依乌河,处干乘、博昌之间。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南北之战略要地。传说,齐桓公经过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各地方的诸侯大都被征服了。为了强迫列国公推他为领袖,齐桓公曾在会城这个地方重兵列阵,大会六国诸侯,而六国诸侯惟恐落入齐桓公的圈套被擒,也带大军纷拥而至,众马便将这片土地踏成了湖泊,故名曰:“马踏湖”。然而,传说归传说,事实归事实,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华沟村治水时,在马栏子一带曾挖到了马粪层。据在场的人们讲,当时仅挖下米数深,究其面积多广粪层多厚,难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