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的标志,城墙则又是城(市)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城市从天子的帝京到郡、州、府、县以及一些镇、乡都有城墙和护城河。城墙上有城门、城楼、角楼、墙台(亦称马面)、敌楼、宇墙、垛口(亦称雉堞)等防御工事,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城防体系。
新城镇是桓台古县城所在地,有722年(1228年至1950年)的县治所历史。据史料记载:桓台正式设县从元代开始,时名“新城县”。后元明清时代,齐桓公戏马台又曾作为文书驿站、县衙驻地。《元史》记载:新城本长山驿台,太宗在潜,以民完聚,创之城曰“新城”。开拓者为邑人张贵。自汉设县以来,此处属高苑地,后为武强、长山二县地。
金朝末年,战火连年,豪杰并立,台芜野荒,民乱无主。元太祖九年(1214年),邑人山东东路兵马副元帅张贵,为保据驿台(齐桓公戏马台),组织流民,保卫境土。率众绕台掘土筑城,为区别新治周围的诸多古城,随定名曰:“新城”。
新城作为县城,与其它城市一样必定有城墙。桓台县王渔洋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魏恒远告诉记者,清康熙年间的《新城县志》记载,“县置自元,末年城圮”。明成化二年(1466年),新城知县白瑛辟旧址,挖壕筑城建立四门:东曰厚生,西曰正德,南曰永宁,北曰利用。此时仍为土城墙。明万历七年 (1579年),新城知县牛希儒撤土建为砖墙。自万历七年秋七月开始建设,至万历九年春完工,共计花费银三千多两,谷八百多石。四门各置城楼,一千四百堞绕之。环城植八百株榆柳。当时修建的城墙外侧是青砖,内用夯土筑之,城墙的里侧则是三合土,这样就比土墙要坚固了许多。
新城的古城墙在明朝万历年间重修后,多次遭遇战乱,据史料记载,明朝崇祯年间,城墙为叛乱所毁,后来知县孙胤奇组织修葺,重造四门楼。随后,新城遭辛未之变,城垣倾圯,县衙被毁。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知县崔懋率民绅补葺。乾隆年间,当时的新城知县刘大绅从国库领钱重修城楼,并为城门题匾:“勤朴可风”斗大金字,匾面向内,四门同一。同时为四城门外匾题斗大正楷金字,东门“厚生”、西门“正德”、南门“永宁”、北门“利用”。
城墙,作为历史的文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冷兵器时代那种防卫功能早已消失。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就已经把长城视作“但以雄关存旧迹、但留形胜壮河山”的历史遗物来保存了。至民国到建国前这段时间,由于历经战乱,加上无人修葺,新城的古城墙屡遭破坏,损毁非常严重。
保存下来的城墙西门上的正德匾额
解放后,新城的城墙陆续坍塌。建国后修张田路、桓索公路将西城墙、北城墙扒入护城河。如今城墙遗址已不存,现存西城门“正德”石额一方,为乾隆年重修时知县刘大绅题书,现藏于新城镇城西村一户农民家中。匾额正中“正德”两个斗大的正楷字,仍清晰可辨,字体工整,笔力遒劲。匾额右上首题:“乾隆五十八年秋七月吉日”十一个楷书字,匾额左下方题“古滇刘大绅”五个楷书字,笔法宽舒潇洒,仍可辨认。
如今,新城的古城墙已经荡然无存,不过,从明朝天启年间和清朝康熙年间的《新城县志》上仍可一窥古城墙的风貌。从现在保存下来的这两幅古城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明清两朝,新城古县城和城墙的变化不大,城墙围绕古县城一周,外侧则有护城河守卫,护城河和城墙之间有绕城四周的马道,按照史料上的记载,马道两侧还应栽有榆树、柳树等树木,同时,护城河上还有四座桥,以便于人们通行。
这两幅图只是描绘了新城古县城和城墙的大体结构,至于城墙的尺寸和马道的尺寸等未有很明确的记载,新的考古发现,让人们对新城古城墙和护城河等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日前,王士禛纪念馆馆长许志光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在挖掘明代石桥和新城古城墙时的发现,他告诉记者,3月27日下午,王渔洋故居南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位于四世宫保牌坊前的施工人员格外小心,因为根据记载,曾经有一座石桥位于新城古县城的南门和四世宫保牌坊之间。果不其然,3点半左右,石质的桥体出现在人们眼前。
经过现场清理挖掘,许志光对石桥的年代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根据古桥的规制和兽首的造型,并结合记载基本可以确定这座石桥的年代属于明代中期。同时,这座石桥还是位于护城河上的一座桥,连接了四世宫保牌坊和当时的县城南门。更加可贵的收获是,许志光通过对城墙南门及连接南门的一段向西的城墙的发掘清理,对城墙的尺寸等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许志光告诉记者,当时他一共清理了近20米的城墙,发现当时城墙的底座宽度在6米左右,同时,在城墙和护城河之间还有一个宽度为5米左右的马道。
至此,根据此次的考古发掘和保存下来的一张四世宫保牌坊的老照片,让现在的人们对当时的城墙南门部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走出城墙的南门后,经过一段宽度为5米左右的马道,即可来到一座石桥上,跨过石桥,即可看到四世宫保牌坊,该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它是为表彰当时兵部尚书王象乾“总督蓟辽”、“威名著九 边”,保卫明王朝有功,为万历帝特许建造的。同时追赠其上三代,父亲王之垣、祖父王重光、曾祖父王麟,均被诰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新城王氏家族之荣耀可见一斑。
在四世宫保牌坊南边还有四个牌坊,分别是:父子尚书坊、熙朝名佐坊、江北青箱坊和殿邦元老坊。根据现在保存的一些历史资料记载,这四个牌坊连同四世宫保牌坊都和新城王氏家族有关。其中,“熙朝名佐”坊,为王之垣建;“父子尚书”坊,为王之垣、王象乾父子建;“殿邦元老”坊,为邑人王象乾建。
江北青箱坊则为新城王氏家族所建,明清两朝(1541年至1836年)二百九十五年的时间内,王氏家族共出进士29名 ,举人69名,贡生113人,诸生896人,有传世作品的50多人。其中王象乾、王象晋、王象春、王士禄、王渔洋最为杰出。可谓簪缨不绝、科甲蝉联。其家族被称为江北青箱,海内望族。
(杨成见 王洁 王心睿)
从保存至今的这幅老照片上可以看出,在四世宫保牌坊的南边还有四个牌坊,这些牌坊都与新城王氏家族有关。
明清两朝(1541年至1836年)二百九十五年的时间内,王氏家族共出进士29名 ,举人69名,贡生113人,诸生896人,有传世作品的50多人。其中王象乾、王象晋、王象春、王士禄、王渔洋最为杰出。可谓簪缨不绝、科甲蝉联。其家族被称为江北青箱,海内望族。
王渔洋故居南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清理出来的石桥上的兽首。兽首大约有两个拳头大小,根据古桥的规制和兽首的造型,并结合记载基本可以确定这座石桥的年代属于明代中期。该石桥是连接护城河和四世宫保牌坊上的桥梁,位于新城古城墙的南门外。
这是一张保存下来的拍摄于民国二十九年的老照片,为当时新城县重修四世宫保牌坊人员的合影照。照片上人员所处的位置为城墙外,隐约可见护城河岸上的树木。
明朝天启年间《新城县志》上关于古县城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