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大众生活-->>读书-->>内容
先生,信仰铸就的丰碑
时间:2013-10-30 8:42:57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等十个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只要是办学所需便决不吝啬,不惜散尽万贯家财,逝世后衣兜里却“只有7元多钱和两张旧戏票”。更令人颇觉悲叹的是,作为学校创始人的他,老来却无法踏进当年倾个人所有的南开中学。尽管如此,弥留之际,心里还是惦着南开系学校,依然渴望身后骨灰能安葬于南开校园之内……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南开大学创始人的张伯苓,只不过是《先生》所述十位民国“先生”修为的典型缩影。
    本书撷取了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梁漱溟、陈寅恪共十位先生,这些“先生”在教育事业上成就昭著,但又各有偏重特点。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令人印象极为深刻;没有金字招牌学历的梁漱溟,“死活都想不到有一天会到北大任教”;涉及胡适“容忍与自由”理念的著述早就汗牛充栋,不一而足;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突出“大师”式办学理念,先后请来了吴晗、刘文典、潘光旦、钱钟书、闻一多、朱自清、华罗庚等学术引领者,将清华打造成大师云集和新大师辈出的乐园;晏阳初沉到社会最底层的办学模式,不仅大大造福于民间乡野平民百姓,还引来国际的瞩目;陶行知编写的民国教材,至今受人膜拜热捧……
   不慕名利,不惧清贫,一心只为教育事业,这是民国“先生”群体的共有特征。马相伯和张伯苓为了办学斥尽原本殷实的家业;西南联大期间,面对家境的极度拮据,梅贻琦的夫人不得不“偷”着上街卖“定胜糕”,以补贴家用;晏阳初则自一开始便同收入微薄的民工打成一片……事实上,虽然战乱无常,秩序混乱,物价飞涨,但以这些人的渊博学识与身份,至少可以不必这般“饥寒交迫”。在如此艰苦、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驱动“先生们”竭力向前呢?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强烈反差,是因为民国“先生”们致力的是真正的教育,视教育为毕生的崇高事业,所以即便有再多的困难也丝毫不觉畏惧。某种意义上,教育不再是“先生”们的单纯工作,而是一种高置头顶的崇高信仰,为彰显教育兴国理念而竭尽所能!
    他们从不怀疑教育的巨大能量,坚信教育对国民素质提升的巨大促进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坚定信仰,所以他们力排万难,极尽所能,不仅苦思筹资之策,还决不墨守陈规,在教育各个方面积极创新。他们创造性地推出了全新的治校模式,蔡元培和梅贻琦力倡的教授治校思路,正是营造浓郁大学教育氛围的根基;他们努力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如蔡元培在北大首推美学教育,张伯苓则积极引进体育,并打破学校对男女学生间的许多清规戒律;他们在监管账目上也极尽公开之所能,以公开塑造公信力。梅贻琦百年身后,别人打开他床底下的箱子后发现,里面居然是管理庚款留学的几本账簿,账目一清二楚。张伯苓更是公开允诺,“5分钟之内”可以告知学校账目。
    另一个无法回避也令今人感到无比汗颜的事实是,民国教育机制培养的人才曾经散发出无比耀眼的光芒。而在民国教育培养的大师们逐渐远逝的背影后,今天物质远较过去富足,却难以寻觅孕育大师的宝贵“基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回答这一问题,自然必须深挖教育的根源。民国“先生”群体之所以令人敬佩,归根结蒂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坚定信仰。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