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山东天厚5G新材料产业园,导电布生产线吞吐着银光流转的基材。今年39岁的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熙正俯身抽检产品,手中15微米厚的平纹导电布——厚度仅为头发丝平均直径的1/5 ,这批超薄导电布将从这里发往华为、小米等国内知名企业的智能车间。
“十年前,这种材料90%依赖日本进口,每平方米价格堪比黄金。”曾庆熙说,公司最新生产的15微米超薄导电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实现了对进口材料的国产替代。
2008年,曾庆熙在湖南湘潭大学毕业后,经过仓储、管理、市场等岗位历练,进入新材料行业。“超薄导电布是电磁屏蔽材料的一种。当时,国内高端电磁屏蔽材料市场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产品技术创新性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品牌知名度较低。”曾庆熙告诉记者,作为常年奔波在外的创业者,他目睹家乡菏泽虽资源丰富却产业薄弱的现状,“思乡念乡,更欲富乡”的情怀日益炽烈。
2017年,适逢市委、市政府推出“归雁兴菏”政策,以土地、税收、人才等红利吸引游子返乡创业。曾庆熙敏锐捕捉到5G通信、智能终端产业的爆发趋势,果断押注电磁屏蔽材料这一“隐形赛道”,于同年9月返乡成立了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回乡时,乡亲问我:‘菏泽也能搞高科技?’”曾庆熙说,如今,公司成为华为、小米等国内知名企业供应商,这就是最好的答案。从质疑到认可,山东天厚能做到国内电磁屏蔽材料行业头部地位,创新引领是“底气”。
曾庆熙介绍,公司成立了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新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并与山东大学、中国兵器集团联合获批创办省重点实验室,拥有深圳、济南两个研发中心;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自主研发专利125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3项。截至目前,公司主营产品导电布年产1000万平方米,市场占比35%,位居国内首位。
2020年,曾庆熙又投资建设天厚5G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以导电布为“链核”,向上游延伸超薄柔性织物,向下游孵化铜箔蚀刻技术;横向裂变的复合集流体项目,更是将触角伸向新能源电池领域。这些优质项目形成的“葡萄串效应”,让每平方米导电布增值5.7倍。
“目前,我们与厦门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0亿元建设的复合集流体项目实现了试生产,这是全省首个落地的复合集流体项目,也是定陶区5G电子屏蔽材料产业链向新能源领域延伸的关键节点项目。”曾庆熙说,电磁屏蔽材料在5G通信、航空航天、医疗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曾庆熙介绍,5G通信依赖毫米波高频段(24GHz~52GHz),其信号如“精密手术刀”,却对电磁干扰极度敏感。超薄电磁屏蔽材料相当于在电子元件间筑起“纳米长城”,实现两大革命:一是信号纯净度。将电磁干扰衰减至132dB(相当于在摇滚演唱会中清晰听见针尖落地声);二是空间革命。厚度从4G时代的50微米降至5G时代的8微米,为设备腾出30%内部空间。
当被问及“小巨人”的成长密码,曾庆熙指向窗外在建的新材料项目:“家乡的热土永远不会辜负奋斗者的汗水。中国屏蔽材料正从‘替代进口’走向‘定义全球标准’!”如今,他的团队正攻关新一代电磁屏蔽材料——这家从鲁西南起家的电磁屏蔽材料企业,正在重塑中国制造的全球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