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山东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做强一批重点数字产业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实施一系列数字赋能行动,筑牢数字经济关键支撑,全面塑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近年来,泰安市紧紧围绕“建设数字强市”总体目标,把数字经济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布局,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链,抢抓数字机遇,全面塑强发展新优势。
坚持链式思维 创新推进体制
擘画数字经济发展路线图
泰安市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链,由泰安市大数据局牵头,建立产业链专班,将数字经济相关的44家硬件制造业、38家软件服务业纳入数字经济产业链,县市区、功能区参照市里做法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了市工业推进委统筹领导、“链长+部门+专班”驻链推动,市、县、部门一体联动的数字经济推进体制,形成高位推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编制出台《数字经济产业链2022-2025年行动计划》《泰安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系列规划政策,形成产业链发展图谱、产业发展任务清单、制定延链补链强链具体行动方案,适度超前,谋定数字经济发展目标路径。
坚持专班推进 强化工作落实
织密数字经济发展保障网
发挥产业链专班“排头兵”作用,立足产业协同、要素保障、问题解决三大主责主业,完善细化推进措施。
深化产业协同:集聚产业链平台、服务、人才等资源,开展全产业链企业需求对接、产品推介6次。加强本地配套,为全市68家重点企业提供数转智改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引导华为、浪潮、众志等数字化服务商重点打造一批数字赋能典型应用场景。
完善要素保障:全面梳理惠企政策,落实各项政策奖补资金2145万元,帮助企业协调贷款4690万元,协调项目用地136亩、标准厂房9万平米。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山农、山财等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建在链上的泰山数字经济工匠学院,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工匠学院,培训数字人才9000余人次。
助企解难纾困:常态化到企业一线调研,建立为企服务问题台账,专人包保,逐项销号。召开市县专班、相关部门对接会10余次,累计解决企业难点、堵点、痛点问题56项。
坚持项目为王 夯实发展阵地
开创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
聚焦产业、园区、项目“三大重点”,以企业培植、头部合作、园区打造为抓手,推动数字经济成为泰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以标杆培植牵引产业层级跃升:甄选众志、征途、思科赛德等40余家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重点培植,形成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制造、卫星火箭、低空经济等五大产业板块,推动数字经济产业提质增效。
与头部企业合作推动优质项目落地:瞄准头部领军企业,赴北京、深圳、珠海等地开展精准招引15次,与华为、用友、科大讯飞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同华为达成共建“一个底座、两个中心、三个示范”的合作方向,华鲲振宇、科大讯飞等多家华为生态伙伴先后入驻泰安,新签约“讯飞智汇谷”等项目45个,开工建设华鲲振宇国产服务器等项目34个,竣工投产浪潮智能终端等项目16个。
抓园区打造提升产业集聚能级:引导县市区、功能区打造数字经济特色园区,“一园一业”定位布局、错位发展,总占地面积近3000亩,建成标准化厂房近千栋,水电气暖网全部配套。其中,泰山区泰山数谷入驻国星宇航、东信智联等企业156家,主攻发展卫星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服务等业态;岱岳区岱岳数谷落地百度标注基地、大华物联园区等项目,落子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新泰市数字科创新区汇聚华能光电、浪潮机电、立为激光等15家骨干企业,初步构筑光电科技、智能终端、激光装备三大产业集群;肥城市泰山智谷已招引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入驻,人工智能、信创设备制造等产业逐步起势;宁阳县中京智能产业园已招引村鸟网络、中京数字港等30余个项目落地,平台经济、智慧物流等相关企业加速汇聚。
下一步,泰安市将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全面塑强数字经济“五大主导产业”;“一园一业”精准定位,超前布局算力、微电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持续招大引强,争取大华物联网、讯飞智汇谷等重点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剥离数字化板块,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