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问药,是青岛蓝色经济版图中的重要一隅。
眼下,一款由青岛自主研发的名为“注射用BG136”的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已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良好,有望为治疗恶性肿瘤增添新方案。
从抗血栓的藻酸双酯钠PSS,到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GV971,再到免疫抗肿瘤药物BG136,青岛打造中国“蓝色药库”的步伐从未停歇,而且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优势与潜力不断积蓄、勃发。
青岛海洋产业门类齐全,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均有布局。在所有海洋产业中,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是产业链条最完善的产业之一。从原材料生产到技术研发再到产品制造,青岛均有布局,且日臻高端化。作为海洋经济与生物医药产业两者深度融合的新方向,青岛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高地正加速崛起。
科研院校“打头阵”,从科研端发力实现技术突破
当前,新药研发迫切需要开辟新资源,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结构与活性独特,从海洋中寻找新的药物,被认为是新世纪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新希望。向海问药,青岛底蕴深厚,稳居全国第一梯队。纵观青岛海洋药物的研发历程,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海洋科研院校“打头阵”,通过在“科研端”发力,实现技术和产品突破。
中国海洋大学研发的系列海洋药物最为典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中国海洋大学(时称“山东海洋学院”)管华诗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以海藻为原料,提取褐藻胶,进行药效研究、技术攻关,相继研发出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1985年)、甘糖酯(1992年)、甘露特钠胶囊GV971(2019年)等三款现代海洋药物,有力推动我国海洋药物研发形成热潮。截至目前,国际公认的16个上市海洋创新药物(全新分子结构的海洋药物)中有2个(PSS、GV-971)来自中国,且它们都来自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的海昆肾喜胶囊也是一个代表,该药物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款治疗慢性肾衰的海洋药物。
以此为基础,近年来,青岛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加快向海问药的步伐,并借助新平台加快海洋药物转化。2013年,在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的基础上,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海药院”)成立,搭建起海洋药物研究、孵化和转化的桥梁。依托现代海洋药物研发室、海洋糖工程药物研发室、海洋新药筛选与评价中心等12个研发支撑平台,海药院在海洋化合物筛选与评价、原料药生产、制剂制备、质量分析与测试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和一整套规范流程,加快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
“头阵”示范引领,“蓝色药库”形成“聚集开发、梯次产出”的发展态势。青岛海洋生物医药成果频出。目前,海药院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研发的海洋一类新药BG136即将进入二期临床试验,抗乙肝病毒海洋药物LY102进入一期临床试验,另有多个海洋药物正在有序推进系统临床前研究,在研海洋新药和高端功能制品项目40余项。
这些频频出自青岛的成果,一再印证着青岛是我国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的重要创新源头。
企业锁定中高端产品,抢占海洋生物利用赛道
当青岛海洋院校聚力科技突破、力争取得更多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成果时,诸多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企业也慢慢发展壮大,在这条海洋生物利用的赛道上,锁定中高端产品发力。
海藻酸钠是提取自海带等褐藻的天然多糖,在工业、食品及医药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一般来说,工业级海藻酸钠一吨5万元左右,食品级10万元左右,而医药级则突破百万元。眼下,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售卖的海藻酸钠原料已经“今非昔比”。通过科技攻关,该企业成为全球第二家实现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产业化的企业,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每克售价400到800美元,加快占据高端市场,已将产品服务于20多家企业,利用该原料开发心肌修复水凝胶、肿瘤栓塞水凝胶等海藻酸钠高端医疗产品,应用于心力衰竭、肝癌等富血供肿瘤、血管缺损等疾病的治疗。
从卖低端材料到卖高端材料,这是一个跨越。从卖材料到卖产品,将是又一个进阶。目前,青岛明月海藻集团主要基于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原料服务下游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值得期待的是,未来企业也计划进行体内植入高端医疗制品的研发,打通从原料生产到产品研发的全产业链。
多年来,青岛研发的PSS、BG136等海洋药物,以及制备的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原料等产品,几乎都是以海藻为代表的海洋植物为原料。近年来,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青岛还把目光拓展到了海洋动物,加快提升利用效能。
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如此。该企业从螃蟹壳中提取出壳聚糖粉末,突破精深纯化工艺技术,实现体内植入级医用壳聚糖原料的规模化生产。利用该原料研发的“术益纱”,成为国际唯一用改性壳聚糖研制成功的体内可吸收手术止血材料,产品已在百余家三甲医院、千余家二甲医院应用。除“术益纱”外,还有多个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处于加快研发进程中。
青岛琛蓝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则聚焦蛤蜊和海参,在研发出蛤蜊肽、海参肽两款海洋功能食品后,目前正向海洋医药产品跨越发展,联合青岛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研究院开展“全蛤蜊海精胶囊高血压肾病中药复方制剂”项目,重点研发一款具有良好降压效果、长期服用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海洋中药,服务于高血压患者以及高血压肾病患者。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更是产品制造的主体。我们欣喜地看到,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正不断研发、制造出在国内乃至国际有显示度的产品,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主力军。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创新效能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特别是海洋药物研发,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一般而言,科研院校科研能力强,但往往难以独自实现成果转化,所以,把科研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一定要在产学研合作上下功夫。
在产业发展的历史上,青岛有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海洋药物产出的成功案例。例如,藻酸双酯钠(PSS)是青岛研发的中国第一个原创海洋新药,1986年,为了生产这一药物,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的前身——青岛第三制药厂自筹资金80万元,完成厂房改建和设备安装,创造了“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益、当年还贷款”的成绩。目前该药物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40亿元。
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药物中试基地 图片来自官网
当然,青岛也有多项海洋药物成果,例如海昆肾喜胶囊、GV-971没有实现本地转化,与巨大的市场红利擦肩而过。公开资料显示,“海昆肾喜胶囊”一次转让卖出900万元,该药物自2003年上市后,在肾病市场备受欢迎。2023年正值海昆肾喜胶囊上市20周年,长龙药业方面介绍,长龙药业目前有100多个药物品种,仅海昆肾喜胶囊这一品种就占公司营业额的近80%,年产值6.4亿元。
一直以来,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领域,青岛具备科研优势,而随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突出,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势在必行。近年来,青岛致力于推动这一海洋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科研成果本地转化。
2016年,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合作,着手实施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生产项目建设。该胶囊的原料取自海藻,作为药物硬壳随药物制剂一起进入人体并被吸收,具有安全性高、重金属含量低等优点。目前,已实现年产海藻多糖空心胶囊80亿粒,预计2030年将实现年产海藻多糖空心胶囊800亿粒;2020年底,青岛国际海洋寡糖制备中心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式启动,由海药院管华诗院士团队研发的海藻寡糖科技成果,在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拉开产业化的序幕。该海藻寡糖具有高流动性、高渗透性、高吸附性等特性,可以利用该特性,将海藻寡糖与不同型号药品配对融合,把药物输送到病灶部位,市场需求巨大。目前,青岛国际海洋寡糖制备中心已实现年产寡糖50吨,预计2030年将实现年产海藻寡糖2000吨。
产学研深度融合,让“青岛研发”不断实现“青岛制造”。这一过程中,越是顶尖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实现转化,带来的收益将越高。如今,青岛蓝谷药业有限公司正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海昆肾喜胶囊升级产品,通过结构优选和工艺创新,实现产品品质显著提升,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10亿元以上。青岛国信集团也看好了这一赛道,已组建设立国信健康产业公司,控股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药物中试基地,后续将更名为青岛国信制药有限公司),联手海药院等单位,共建“蓝色药库”。
目前,青岛还在推动修正(中国)海洋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及华东区域总部、康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青岛国药生命港项目一期、海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打造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崂山大北海版)和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着力提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创新效能。
能研发,也能制造。牢牢把握住这两个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青岛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必将不断释放蓝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