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质生产力加快起势的当下,全国各地都在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产业新体系。
新质生产力要求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兴起,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和范式发生变化。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靠的绝不仅是单项技术的突破,更是体制机制、技术体系、生产关系等要素的系统性协同创新。
如果说,“从0到1”是强调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从1到N”是强调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那么“从N到N+1”则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更高阶的逻辑演化,需要构建更多维度、更深层次的创新生态。
当前,青岛正锚定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全国首创的新制度、新模式,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为高校、院所、企业等主体打造政策、制度、平台等创新要素多维度协同的创新关系,以开放、包容、和谐、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科技与产业协同高效发展。
体制机制强保障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那么体制机制的改革就是“点火系统”。通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入手,从顶层设计上打通堵点,释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业内普遍认为,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深空深海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加速引领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在大变革、大创新的“换挡期”,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体系化”比拼的关键时期,各国纷纷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期待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获得发展先机。
我国正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形成创新引领发展的强大合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我国的科技管理改革正不断做“加减法”——“做加法”,就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从50%提高到75%再到100%,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更有底气;“做减法”,就是预算调剂等权限不断“松绑”,让“打酱油的钱也可以拿来买醋”,科研人员自主权不断扩大。
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制度创新,从顶层设计上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已成为技术热潮之下全国各大城市的共识。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地区正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成渝地区和武汉、西安在加快打造区域科创中心,一批科创高地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崛起;成都以市委全会形式审议通过《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厦门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城;苏州专门出台未来产业培育意见,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
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更多投入科技创新,在2024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青岛明确,聚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从顶层设计上提供制度保障,推动《青岛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这一“纲领性”文件加快修订;围绕“海创计划2.0版”、科技金融、研发投入、“一区多园”、产研对接等关键领域做好制度设计,拿出一批新举措,打好科技创新政策“组合拳”。
近年来,青岛已经作出不少全国首创的制度性突破和探索:“硕果金”以“财政补助+股权投资”的方式,解决成果转化“临门一脚”的问题;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打造辐射全球的海洋科技合作新节点;“云端研发中心”搭建专家和企业直接对话的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无缝衔接”……
形势逼人、机遇诱人,要抢跑新赛道、抢占制高点,青岛勇于攻坚、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协同下好“一盘棋”
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的蒸汽机有数十个关键零部件;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内燃机、汽车、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则分别达到200余个、5000余个和两三万个;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高端光刻机零部件高达10万余个。
当前,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技术复杂度越来越高,完成一个重大科学工程需要的协同度也越来越高。从技术产出端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颠覆性创新技术把交叉创新作为“刚需”,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愈发明显;从技术应用端来看,一项技术不再“定向”服务于某一个产业领域,像人工智能这样具有“普适性”特征的技术越来越多,一项前沿技术可以在数十条产业链的千万家企业中找到“用武之地”,实现赋能百业。
这样的现状对创新体系的协同攻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单个主体、单一资源、单一链条“能量不足”的时候,就需要构建能够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统筹决策和组织协调机制,协调不同创新主体下好“一盘棋”。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完成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具体“执行者”。打造要素齐全、配合默契的协同创新体系,各地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把企业放在“C位”。
例如,重庆形成“以产业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攻关任务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在创新需求、资金投入、研发组织、成果转化方面的主导作用,让企业成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全市重大重点科技项目中有80%的技术需求由企业提出、70%的资金投向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比例超80%。
在青岛,科技资金投向企业的比例更高。通过实施“强链计划”等举措,青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同时通过科学设置科技计划体系、调整科技项目类别,鼓励企业、高校、院所联合开展项目攻关。市场导向、需求牵引,畅通“企业出题、院所解题”合作渠道,青岛今年要促成高质量科技成果项目落地转化不少于100项。
打造耦合各类创新要素的平台也成为国内城市的普遍选择。例如,近年来成立的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就通过建设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纽带,发起百亿级创新基金,出台“一揽子”措施,在全省范围内催生了一批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通过平台汇聚创新资源,促进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各类要素高效配置、有效衔接,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青岛也在加码推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健全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青岛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打通“技术产出—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的科创引领发展路径。
在顶层设计“谋篇布局”的基础上,青岛推进科技创新统筹发展,让创新主体之间形成“发展合力”,激发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提供更多“阳光雨露”
和自然界的生态类似,创新生态里有龙头企业这样的“参天大树”,也有中小企业这样生命力强劲的“爬藤”——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阳光”“水”“空气”等要素的支持。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中,人才、资金等就是这些核心要素,能够为各类科技企业茁壮成长提供“阳光雨露”。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以在科技创新中获得主导权。因此,仅今年以来,各地就频频出台政策吸引创新人才。福建支持培育引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技术研发等方面领军人才以及紧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浙江对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校、科研机构等技术转移机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按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给予奖励;在四川,每培养或新增引进一名全职两院院士、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对应单位年度预算中就可获得100万元专设科研经费……
精准引才、靶向育才,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青岛也在布局下好人才“先手棋”,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核心动能。深化产才融合,青岛今年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和急需紧缺领域建立产业人才需求清单和储备清单,继续支持60个左右产业领军人才。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心浇灌。为了推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有序循环,青岛正研究出台政策,扩大科技企业贷款贴息范围,设立科技企业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实施科技企业融资服务“揭榜制”……用科技金融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托底”,让创新生态更加葱郁。
良好的创新生态一定具有显著的开放特色。放眼全国,各地都在探索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大的改革,谋求更大的发展。上海、福建等10余个省份正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功能;江苏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前瞻开展碳足迹认证和绿电溯源等工作,发展绿色贸易;湖南发挥自贸试验区平台功能,高标准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争取中非新型易货贸易试点。
青岛也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开放的思维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通过建设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家、省、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技术攻关项目等方式,进一步凸显创新的“国际化”气质。
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以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全面创新的统一,深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发展之路,青岛正在不断创造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