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能量-->>内容
不朽之骥 大医风范——记青岛大学医学部周秉文教授
时间:2024/4/16 16:25:31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青岛大学医学部、青大附院周秉文教授于2024年3月4日辞世,享年102岁。根据他的生前心愿,将遗体捐献给青岛大学医学部,成为青岛市第1293位遗体捐献者。大医精诚、一路芳华,鞠躬尽瘁、死而不已,这是周秉文教授为学为医奉献终生的真实写照。

周秉文教授百岁生日纪念照 拍摄于2022年

医者仁心 甘于奉献

2024年3月10日上午,“周秉文教授送别暨遗体捐献仪式”在青岛大学松山校区青岛市红十字生命奉献展厅举行。周教授的家属及生前好友,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市医学会、青岛大学医学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立医院等单位代表,以及医学部教师学生代表等近百人前来送别这位可敬的老人。

周秉文教授在求学期间师从我国著名解剖学家沈福彭教授。沈教授1982年去世后自愿捐献遗体,他的骨骼被精心制作成标本,在深爱着的医学教育讲台“继续站岗”。沈教授成为青岛市第一位遗体捐献者,也是我国捐献遗体制成骨架标本的第一人。如今,周秉文追随恩师的脚步再“上岗”,成为医学生的“无语良师”,默默为后辈学子“指引光辉”。

献身医学 矢志不渝

周秉文1922年6月18日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县。那时候的中国,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军阀混战,天灾人祸、瘟疫流行。他在1938年刚入乡师时正遇到日军侵占山东,被迫中途辍学。他不愿接受屈辱的亡国教育,只身到瑞华中心补习班学习,并在小学任教的同时继续自修相关课程。这期间,他看到广大百姓缺医少药,经常忍受疾病的苦痛,很多人因为救治不及时而失去生命,于是立下从医救世的志愿。1947年他以同等学历考取山东大学医学院,从此踏上了一心向往的医学道路。

就读于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第三排左五)

周秉文早年亲历国家贫弱、民不聊生的苦痛,立志要发奋图强、报效祖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响应政府号召于1951年参加青岛第三批抗美援朝医疗队,不怕牺牲、救死扶伤,荣立三等功。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荣立三等功

1952年临床实习期间,周秉文勤学好问,得到了著名解剖学家沈福彭教授的赏识。1953年毕业后,他留校在解剖学教研室工作。他教学严谨、讲解通俗,深得同事和学生的认可。他还积极组织参加群众活动,被选为青岛市工会积极分子,出席山东省工会积极分子大会。

上世纪60年代,周秉文被调到青岛医学院外科总论教研室,开始从事临床教学,并逐渐侧重于骨科的教学与临床工作。

上世纪70年代,青岛医学院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办学(即北镇医学院,后来更名为滨州医学院),周秉文也随队前往建设新校区。期间,当地医院收到一例右腕扎断离断伤,在医疗条件相对简陋的情况下,他凭着扎实的解剖基础和娴熟的外科技术,和其他医生密切合作,完成了当地第一例断手再植手术,术后断手功能恢复良好。此事在当地医疗界和群众中引起很大轰动。从此,他将工作重点转移到骨科专业的医疗和研究,并成为他的毕生事业。

成功完成惠民地区的首例断手再植手术

1975年秋,周秉文回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张之湘、孙进修等前辈共事,专注于骨科常见病与疑难病症的诊治,并拓展脊柱外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在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面颇有心得与建树。之后,他一步步从助教到副教授、教授,并成为硕士生导师、附属医院外科骨科组负责人,是附属医院骨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攻坚克难 勇攀高峰

周秉文教授在医学道路上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教学、临床和科研等方面精耕细作、开拓创新,数十年间在医学医疗诸多领域特别是脊柱外科领域建树颇丰、著作等身,在全国脊柱外科学界拥有很高声望,终成一代医学大家。

上世纪80年代后,周教授专注于脊柱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尤其是对脊柱退行性疾患的研究较为深入。他首次在国内观察了腰骶神经与腰椎间盘的解剖学关系,诠释了腰椎间盘突出与腰骶神经的关系,厘清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坐骨神经痛的解剖学基础。在多年临床科研工作基础上,他主编出版了《腰背痛》《颈肩痛》《简明骨科学》等学术专著,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还参编《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外科学》《髋关节外科学》等著作。80岁之后他仍然笔耕不辍,先后完成《腰背痛》第二版和《颈肩痛》第二版的出版发行,获得国内同行的广泛好评。

主编骨科著作四部

周教授的日常临床工作非常繁忙,他勤于思考并善于发现总结,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崩裂滑脱、脊柱侧弯防治、颈腰椎椎管狭窄症、颈腰椎失稳症、颈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方面提出独到的见解。这些学术成果被全国的同道们普遍重视和认可,有的还被国外杂志转载,其中有多篇获得省级、市级和校级的科学论文奖励。

上世纪70年代,周教授完成对腰椎间盘与神经根关系的研究报告,在国内首次报告“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胸椎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表“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式商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限手术进行的阐述”等学术观点,奠定国内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以及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理论基础,大大推进了山东省及全国的脊柱外科临床工作。他对腰椎椎弓崩裂病因及脊柱崩裂性滑脱从解剖与放射学方面深入探讨,还对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大宗病例系统总结,深化了对椎管内肿瘤的认识。

上世纪80年代,周教授对青岛地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凸进行大范围普查,扩大防治宣传,有效降低了青岛市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需手术率。他主持的《脊柱侧凸学校普查与后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课题获得山东省198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世纪90年代,周教授通过经塑型实验得出“颈椎椎间盘—黄韧带是颈椎管狭窄的重点区域”的结论,强调发育性狭窄的发病学意义,并提出“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与颈肩痛的重要原因”的重要观点。他开创性地对颈椎后路单开门采用切除棘突桥式支撑植骨的手术方法,彻底消除了手术后再“关门”的并发症,该手术被多个省市推广应用。此外,他在国内较早主持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大鼠模型,应用扩张血管的中药进行预防研究,获得较好效果,并提出了髋关节假体置换后深静脉栓塞的预防方法。他主持的《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系列研究》课题获得山东省199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参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专著获得卫生部199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因为学术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现,周教授在1988年获得青岛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7年获得青岛大学“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称号。

踔厉奋发 初心如磐

周秉文教授始终站在脊柱外科专业领域的最前沿,非常重视同行间的交流合作。他积极开展国内专业学术交流,先后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骨科会议(天津)、全国残联第一次会议(重庆)、骨科脊柱脊髓分会第一次会议(贵阳)。作为创会会员,他参与了中国康复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的历届会议,参加了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学会等学术活动,积极参加中国康复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活动,担任委员、顾问。

参加第一届全国骨科学会山东代表团(右2)

周秉文教授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曾先后担任《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编委顾问、名誉主编,《颈腰痛杂志》编委、顾问,《脊柱介髓康复杂志》编委。他是青岛市骨科学会创始与发起人之一,和青岛骨科同仁组织成立青岛医学会骨科分会,并担任第一届主任委员;参与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工作,历任委员、顾问、名誉理事长;组织山东省脊柱脊髓康复学会,任名誉主任委员;组织山东省第三次骨科分会青岛会议,被选为山东省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先后担任全国康复学会理事、中华骨科学会山东分会顾问、中国康复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名誉主委等职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第三届编委会名誉主编聘书

退休后,周教授仍然坚持和骨科同仁共同完成相关临床科研工作,探讨椎间盘突出与神经根的关系、突出椎间盘的类型、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椎弓崩裂的发病与处理等专业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等全国知名期刊上,部分文章还被海外期刊摘译。他还被聘为青岛市骨伤医院高级顾问,并于2013年参加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的成立大会,见证了原青岛市骨伤科医院转变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的历史时刻。

诲人不倦 桃李满园

周秉文教授虚怀若谷、为人谦和,对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即便是学生或实习医生,只要能服务于人类健康、有利于医学医疗的进步和医院的发展,他都平等讨论、乐于接纳。无论作为学科带头人还是研究生导师,他始终严于治学,注重言传身教、律己律人,看到同事和学生有不足的地方,他都会直言指正。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数十年间,周教授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直接带教培养的骨科医师近百人,广泛分布在全国各省市的各级医院、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很多人已成为当地骨科学界的专家教授、学术带头人,可谓桃李遍天下。周教授做医生做学问的言行风范潜移默化间影响了他的学生和同事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医学部学生社团“生命暖阳”生命叙事实践团先后对周秉文教授的学生、青岛市立医院党委书记于腾波教授和周教授的女儿周伟进行了访谈。

于腾波谈到,周教授一生熟读医书,深钻医学研究,一心为病人着想,在他身上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医者的担当。于腾波还跟同学们分享了恩师生前教学和学习的一些经历:周教授坚持每天至少看4个小时的专业书刊,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理论和技术动态;为出国交流,他坚持每天记10个英文单词,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单词一万多个;为应对“无纸化办公”新模式,他坚持每天练习键盘打字,在半年内便能从容使用电脑;他坚持搜集病症,亲手制作卡片,将难懂的医学知识通俗地传达给患者;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依然坚持上手术台,为患者解除病痛;他坚持从事教学临床和基础研究,在颈肩腰腿痛方面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出版发行了多部专著。于腾波还提到,周教授常跟他说一句话:“上帝最公平的是给每个人都是一天24个小时”,正是这种紧迫意识促使周教授夜以继日、奋斗终生,也同样鞭策着自己像老师那样夙夜在公、不敢懈怠。

晚年依然坚持临床一线诊疗工作

周伟是周秉文教授的大女儿,在父亲的熏陶下她也成为了一名医生。周伟谈到,上世纪80年代沈福彭教授做出遗体捐献的决定,这一奉献精神影响了数代青医人;父亲决定追随恩师,生前便做出决定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并征得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在老人的影响下,她弟弟也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周伟还说:父亲给她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对工作始终“兢兢业业”,没有丝毫的懈怠;父亲常说“只要来了都是我的病人,我都会一视同仁。”他一辈子都严格地践行着这句话。

2022年周秉文教授从医从教七十周年暨百岁华诞纪念活动

大医精诚 敬业爱民

纵观周秉文教授的百年岁月,人们看到的是一名外科医生的信念担当和心中大爱,是一位医学教授的光辉风貌和高尚品质。他始终把满足国家的需求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出发点,将救死扶伤的初心和科教强国的使命结合在一起,是老一辈医学家传承创新、使命担当的生动体现。周教授从医从教七十余年,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七十年,是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七十年,是探索创新、硕果累累的七十年。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骨外科的医学医疗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拥有崇高的声望,受到广大患者和师生的爱戴,也为广大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是青岛市、山东省乃至中国骨外科学发展史上不朽的丰碑。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周秉文教授用自己的一生展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高贵品格,这是一代又一代赓续传承的“青医精神”,也是所有青医人心中生生不灭的光明烛火,必将指引着、激励着广大莘莘学子和医护工作者深怀感恩、坚守初心,在漫长而艰辛的医学道路上砥砺前行,实践着为世人守护健康的铮铮誓言。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