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能量-->>内容
青岛黄海学院:接续传承,争做新时代追“锋”人
时间:2024/3/4 17:56:36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三月,又一个学雷锋月到来之际,青岛黄海学院的校园里有一群人格外忙碌。雷锋报告会现场他们静静聆听,雷锋纪念馆里他们认真讲解,学雷锋启动仪式上他们齐声宣誓……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来自于不同的领域,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黄海追“锋”人。建校28年来,一代又一代黄海追“锋”人用各种形式接续传承雷锋精神。在他们看来,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缘起,黄海与“雷锋”这样结缘

早在建校之初,从小深受雷锋精神影响的刘常青董事长就提出“要以雷锋为榜样,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998年,他邀请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曲建文到校为师生作雷锋精神报告,雷锋精神的种子就此在黄海生根发芽。

2012年,黄海学院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国内高校第一个雷锋纪念馆,形成雷锋纪念馆、雷锋塑像、雷锋讲坛、《雷锋》杂志工作站“四位一体”的学雷锋实践教育基地。2021年,学校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包含思政教育 VR 实践教学中心、红色文化 VR 互动体验馆、3D 红色影院等教育场馆的新时代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让包括雷锋精神在内的红色基因传承更具深度和温度。

传承,黄海追“锋”人层出不穷

青岛黄海学院每年邀请雷锋班老班长、研究宣传雷锋精神的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雷锋班第21任班长李桂臣也正式入职学校,任雷锋纪念馆馆长。寻找身边的雷锋、“校园雷锋十百千”创建工程、“小黄锋”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常态化学雷锋活动也成为了每个黄海师生的日常。被雷锋精神浸润影响的一代代黄海追“锋”人,二十余年间已有十余万。

口书画家励志典型刘仕春老师、勇抱燃烧煤气罐的刘名利老师、热心帮助失明老人的陈松同学、孝老助残典型鲍晴晴、斩断青丝驰援武汉的90后女护士何瑞星、勇救晕倒环卫工人的毛淼、李紫月、张成良……他们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弘扬雷锋精神的方式不同,但他们都是黄海追“锋”人中的一员。而在抗疫一线、抗洪救灾现场,在社区义诊、家电维修、大型赛事等志愿服务活动中,这样的黄海追“锋”人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当被问及这样做的原因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提到雷锋的名字,提到学校常态化学雷锋活动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带动,让雷锋精神“锋”火相传

青岛黄海学院学雷锋实践教育基地对社会免费开放,累计接待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及周边社区群众参观超过16万人次,很好的发挥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当地思想政治学习的园地和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阵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十几所学校和单位在此挂牌成立素质教育实践、红色教育、廉政教育或志愿服务基地。学校《雷锋的人生观》课程已上线国家在线课程共享平台,已对河北大学、贵州大学等17所高校12500名学生展开线上教学,累计互动12.64万人次。

黄海师生、周边群众、兄弟院校……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黄海追“锋”人的队伍,学雷锋“黄海模式”的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雷锋精神必将在一代代黄海追“锋”人的接续传承下,“锋”火相传,生生不息。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