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机制更加完善。深化“7133”气象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完善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2023年发布决策服务材料720期,省政府依据天气预报部署工作140余次。与通信管理局、广播电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实现国突平台与应急广播系统对接,预警(信号)1—2分钟送达19.8万个终端。省局累计参与31次防汛抗旱联合会商,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均派员参与地方汛期联合值班值守。
预警叫应工作更加规范。推动省政府印发应急叫应机制指导意见,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开展联动叫应。修订省市县三级高级别预警叫应服务实施细则,建立数据报送机制,研发信息上报系统对接中国气象局预警叫应联动共享平台。2023年发布重要天气预报119期、短信116.1万条次,为全省汛期无人员因气象灾害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创近10年新低作出了气象贡献。全省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96.8%,位列全国第二位,时间提前量为61.7分钟;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准确率97.5%,时间提前量平均为54.2分钟。
人影工作成效更加明显。与省公安厅联合印发通知,规范人影弹药购买、运输工作。编制实施《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播雨”减灾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快推进人影转型发展。人影作业装备自动化改造率提高18%,安全等级Ⅱ级及以上的作业站点占98%,弹药物联网配备和使用实现全覆盖。年度组织飞机作业46架次、飞行114小时,开展地面增雨防雹作业1689轮次,累积增加降水约7.27亿吨,减少冰雹损失约1.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