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能量-->>内容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积极构建“四位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
时间:2024/1/23 14:31:16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富建设行业特色和高职育人特点的内涵精髓,培养内化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鲁班传人,形成了极具行业特色、专业特点的传统文化育人新模式。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格局”。学校科学构建以鲁班文化、建筑文化、家和文化、节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凝练极具行业特色的“精技强能、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以“培养鲁班传人,建设美丽城市”为育人理念,在建设类高职学生立德立身和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要义,始终坚持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内化工匠精神,涵养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鲁班传人。

鲁班文化和建筑文化从专业学习层面聚焦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建设行业的善建者;家和文化和节日文化从人文素质层面聚焦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人。四个文化相辅相成,从匠心传承、专业人文、生活秩序、节日传统四个维度,形成文化育人合力,培养学生做“建设行业的善建者+优秀文化的传承人”兼具的鲁班传人。

打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队伍”。一是文化顾问团队。聘请中国孔子研究院杨朝明、儒学大师骆承烈、鲁班文化专家王中等为客座教授,进行文化推广、体系论证和培训指导。二是传统文化导师队伍。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为骨干开展文化育人研究与实践,将“四位一体”传统文化渗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三是专业文化导师队伍。以专业教师和技艺大师为主体在专业教学中将“四位一体”传统文化融入日常课堂教学和实践实训。四是自主育人学生组织。发挥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班墨文化研学会”等社团自主育人作用,开展“非遗在校园”“鲁班小名士”等文化实践活动。

四支文化育人队伍分别从内容供给、素质培养、专业成长、自我教育等方面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把适合建设类职业院校学生成长需要,符合建设类企业文化建设共性要求的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各环节,形成师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共同体。

搭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载体”。学校成立山东广厦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下设鲁班文化研究所、建筑文化研究所、家和文化研究所等,建设文化育人资源库、编写文化育人教材、开设文化通识课程,建设运行中国古建筑构件收藏馆、鲁班文化广场、鲁班讲堂、创艺工坊、营造坊、木艺坊等项目,搭建全时空全方位文化育人平台,创新文化育人环境。

本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与学校专业特点和育人目标相结合的宗旨,建设了“中国古建筑构件收藏馆”,研究中国古建筑中蕴含的哲学理念,挖掘对应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精神、文化寓意等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师生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意识能力和信仰态度,涵养师生文化自信,提升师生人文及专业素养。通过该馆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传播和弘扬,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当代大学生的血脉,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实现了筑魂悟道的设计初衷,促进了培养新时代鲁班传人目标。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