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方芹的家乡在泰山脚下、黄河岸边,她是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西义合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
为什么要当村医?总有人问她这样的问题,乡村卫生室医护人员不多,却要看护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健康,有的村民上了年纪需要上门问诊,还有的需要垫钱治病,有的子女不在身边,焦方芹就带着他们去医院……
今年是焦方芹做乡村医生的第26年,她的坚守让村民们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搁,先看病后付钱,她成了村民们的“健康守护神”……
做乡村医生26年
焦方芹所在的村卫生室和大部分的乡村卫生室一样,坐落在村镇马路边上。一楼外屋是诊所,里屋是药房、输液室。上午9点多,诊所里看病的人就排起了长队,焦方芹胸前挂着听诊器,一会儿为坐在面前的患者听诊,一会儿到药房去开药,一会儿又给病人打上点滴,忙得头都没空抬。
“她看病看得好,服务态度也好,我们都愿意来找她看病。”西义合村村民吴小莉说,其他村民也连连点头,附和着。
西义合村与坦山管理区的11个村位置在偏僻的山里,交通不便,村民平时看病要跑10多公里,到街道中心医院就医。2019年,焦方芹来到坦山西义合卫生室,解决了附近几个村子村民看病的难题。只要村民有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
其实,早在来西义合卫生室前,焦方芹就一直做医务工作。“之前我在街道的唐李卫生室,干了几年,后来那边合并调整,我就来到了西义合村,这边负责附近3个村1200人的健康档案。”焦方芹说,前后算下来,今年是她做乡村医生的第26年。
背着老人去医院
71岁的张现荣是土生土长的东义合村人,也是焦方芹的“老客户”,他平时和老伴两人居住在村里。张现荣前些年患有直肠癌,是焦方芹为他治疗,叮嘱他去医院查体才发现的病情,现在他做了手术,病已经好了。现在,老人年纪大了,患有高血压等老年病,让焦方芹放心不下,每周无论刮风下雨,她总要抽出一天时间,去老人家里看看,为他们测量血压。
这样的事儿,焦方芹已经习以为常。
“那天卫生室门口坐着一位老人,大半天没动,我过去问他,他说自己难受,我给他测了血压,发现他血压很低,我接着打了120,他当时已经快晕过去了。”焦方芹回忆,接着她联系了老人的孩子,“孩子都在外地,救护车来也要不短时间,于是我背着他去的医院看的病。”在焦方芹看护下,老人捡回来一条命。现在,只要有空,焦方芹就会赶到老人家,给他量血压,测血糖。
村里卫生室医疗条件有限,治疗要花费更多的心血和精力。焦方芹研究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治疗方法,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按不同的疑难杂症选用不同治疗方法,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
长清城区的一位老人得了肩周炎,来到村子卫生室,找到焦方芹进行治疗,一周多时间,她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她当时去了济南几个医院都没治好,她说自己想不到在村里的卫生室治好了病,还给我送了锦旗。”焦方芹说。
做医生,更多是热爱
“我其实是个普通人,只是利用自己学习的专长,做了每个人都会做的事儿。”焦方芹在谈及自己做好事时,轻描淡写。做了一辈子的乡村医生,焦方芹几乎没什么存款,有时候村里老人看病一时拿不出钱,她都让他们先看病治疗,费用可以欠着。
她还搜集了100多个治疗各种疾病的土单验方,能不打针、吃药治好的病,她绝不开药。“医生给人看病,要凭自己的良心,多数老人不富裕,本来就看病难,再给他们开一些高档药品,让他们多花钱,那就太不对了。”对于一些家庭困难和残疾老年人看病,拿几块钱的药,就自己垫上,五年来,焦方芹给群众垫支药费1万多元。
“有困难,找方芹。”这成了当地山区老人的一句口头语。山区农村留守老人多,交合作医疗医保、手机费、电费都不会,焦方芹成了他们的“万金油”。“焦大夫,帮俺交上医保。”“焦大夫,帮俺交上话费……”时间一长,村民们把焦方芹当成了朋友,有空就来卫生室拉家常,赶集时常来歇歇脚。有时候,村民们常送来自家地里的蔬菜、地瓜、花生等送给焦方芹,以表达感激之情。
“路上遇到有困难的人她也伸手去帮,村里志愿服务活动,她总是第一个报名,她就是这样的人。”村民谢广芹这样理解她:她觉得为别人做事儿比为自己做事更开心更有成就感,她也非常喜欢和村民在一起。
深冬时节就要来了,地上的落叶越来越多,在西义合村的小路上,一个白色的身影背着药箱走着,村民们和她打着招呼,她也在问候着村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