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能量-->>内容
菏泽市:在黄河入鲁“起点站”写下“绿色诗篇”
时间:2024/11/15 11:07:58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九曲黄河,蜿蜒奔腾。

山东省菏泽市是黄河入鲁的“起点站”,黄河在菏泽境内流经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四县区,蜿蜒长达185公里,滩区面积504平方公里。

近年来,菏泽市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深入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其中,为做好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这一项系统性工程,菏泽市印发了《菏泽市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实施方案》,以实际行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生态优先 书写黄河安澜

霜降时节,东明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成片的芦花随风摇曳,芦苇荡里群鸟飞腾,水波荡漾间,鸟儿们展翅飞向天空……呈现出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景象。

“哪里环境好,鸟儿最知道。鸟类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最好佐证。”市林业局首席专家王海明介绍,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的东明县,滩区面积317平方公里,是全省滩区面积最大的县。这里鱼类资源丰富,每年都会有14万至16万只候鸟飞抵这里停歇,成为黄河岸边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

昔日的东明,曾饱受水患折磨,发展缓慢。自2021年滩区迁建实现群众“安居梦”以来,当地因地制宜、对症开方,步入发展快车道。沙窝镇根据地域优势建起生态产业园,雨露新村的毛绒玩具产业让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六合集村新引进种植的中药材紫菀成了产业发展的“新主角”……滩区群众曾经的期盼,正在化作“稳稳的幸福”。

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产业转型,最终目的都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对老百姓来说,要安居也要致富,要物质生活充裕也要精神生活富足。

近年来,菏泽围绕构建黄河绿色生态,做出了一系列行动。成立了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提出了贯通近岸绿带、扮靓沿线绿点、优化全域绿网、深化污染治理、打造美丽城乡和强化安全保障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实施了33个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其中有26个被列入省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让黄河流域不仅有生态之“绿”,更有发展之“绿”。

一碧万顷 书写草木成林

湛蓝的天空下,鄄城县黄河大堤一望无际的林海延展到天际,从高空俯瞰,宛如一道绿色的“防沙屏障”。

“过去一刮风,到处是沙尘,有时白天在家也要点灯。现在好多了,岸青水绿,旅游旺季游客很多。”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村民陈百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变深有感触。

鄄城县境内黄河河道长约56公里、黄河大堤52.139公里。得益于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三合村村台上,大门前、小巷边、学校旁的小景观,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村台下,“见缝插绿”种植了果树、庄稼,与黄河形成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观。

说起家乡的变化,村民陈佰光说:“河还是那条河,但水清了、堤绿了,不光庄稼长得好,挣钱的门路也越来越多。”在三合村村台西南不足两公里,就是陈佰光的4000余亩黄桃种植基地。这两年,他带动100余户群众参与果树种植,并成立了鄄城县特润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最让乡亲们高兴的是,地里的庄稼、树上的黄桃年年都有好收成,加上黄河旅游越来越火,大伙儿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

2023年以来,菏泽将沿黄生态保护带纳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开展沿黄河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2023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8平方公里,全市水土保持率达97.1%,高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

如今,一片片绿意犹如绣在黄河岸边的精美图画,树起了无字的绿色丰碑,以绿增景、用绿增产、靠绿增收,黄河流域“由黄变绿”的成功实践,也让沿黄各县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驾齐驱”。

守正创新 书写文化新篇

如果将黄河文化比作一场大合唱,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的独特声部。

2023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明确,国家加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开展黄河题材文艺作品创作。

在菏泽市郓城水浒好汉城景区杨秀玲剪纸艺术馆,国家一级美术师、剪纸非遗传承人杨秀玲一把剪刀一两分钟便剪出一幅作品。馆内陈列的作品类目众多,让人大饱眼福,其中以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作品《黄河情》最为吸引人。

“我多次去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山东等地采风,黄河水流的气势,时而百转千回、柔情万种,时而水流湍急、汹涌澎湃,如何用剪纸将它表现出来呢?我采取‘阳剪’的方式来表现水流,两岸景观用阴剪,画面主次分明,能够更好地表现黄河奔流气势。”杨秀玲说。

菏泽市郓城县通过加快水浒好汉城景区提升改造等重点文旅项目的实施,挖掘沿黄红色文化资源,以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为区域文化展示体验的新窗口,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与黄河仅一堤之隔的李村镇是牡丹区唯一的沿黄乡镇。在这里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让沉睡的文旅资源焕发新的生机。“鲁锦太漂亮了。如此古老的机器,却能织出绚丽的花纹,真是太神奇了。”来自俄罗斯的外籍友人刘恋点赞道。鲁锦已在齐鲁大地传承千年,是黄河流域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牡丹区李村镇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牡丹区深入挖潜黄河文化和非遗技艺,积极探索“非遗+黄河文化”“老手艺+文创”等发展路径,支持和鼓励手艺人面向市场需求研发黄河文化文创产品,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带动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把“小手艺”做成“大产业”。

曹县、单县的文化旅游、故道风光、汉服产业、牌坊文化、红色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经济文化产业同样在蓬勃发展。

万里黄河,蜿蜒九省。从菏泽瞰黄河,以一域之精彩为黄河全域添光彩。随着菏泽市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全面纵深推进,一抹抹跃动的“绿色”正不断蝶变升级,更美的黄河,已经向我们走来。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