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建造全球首条21万吨氨双燃料散货船,企业七成订单都是新能源燃料船舶
青岛船舶制造“绿色动力”十足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海造船”)、比利时船东CMB、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发动机”)、WinterthurGas&Die-selLtd、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双瑞”)五方共同签约,全球首条21万吨氨双燃料散货船预计2026年在青岛交付。
而此前,采用新燃料动力的船舶制造项目也频频落地青岛,这是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造船业领域展现竞争力的“看家本领”。在船舶更新换代的背景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已经成为全球航运业的“关键词”。抓住机遇,青岛的企业、院所正以“组团”的方式参与全球竞争,通过发挥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配套,聚焦新能源动力系统,不断提高着产品的附加值和全球市场竞争力。
青岛企业“组团”绿色转型,参与全球竞争
眼下,全球航运业正面临着更严格的技术指标。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航运新规对船舶碳排放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全球船舶温室气体排放量将逐步降低,直至2050年实现零排放。
此前,全球海运主要燃料是柴油。据统计,截至2022年,全球现役船队中超过75%的船舶不符合相关碳排放法规。应用低碳、零碳替代能源是实现航运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必由路径,LNG、甲醇、氨将成为最主要的替代燃料。
机遇当前,作为全国重要船舶制造基地的青岛早已躬身“入局”,通过造船业产业链上的协同发力,筹划新能源燃料系统研制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以此次签单的全球首条21万吨氨双燃料散货船为例,自2017年便开始布局船用清洁能源供应系统领域的青岛双瑞,就是凭借技术优势获得北海造船的大力举荐而参与其中的。“签订协议之前,船东有一家氨燃料系统的意向供应商。”北海造船副总经理谷克超说,“但我们判断,青岛双瑞在技术、人员稳定性以及应变处理能力等方面实力更强,因此多次向船东推荐,促成了此次合作。”
据了解,在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示范基地内,北海造船、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等船舶海工龙头企业,中船发动机、杰瑞工控、海西重工等一批配套企业,以及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围绕着海湾“抱团”林立,并且积极推进船舶动力系统进行绿色转型。当北海造船接到来自船东的“新燃料动力”订单,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会根据订单要求进行总体方案设计,中船发动机会为船舶打造“心脏”,北海造船则进行生产设计……这样集聚发展的态势,让青岛造船业“绿色”属性突出。以北海造船为例,该企业具备年交付16条LNG船的能力,目前手持全球船舶订单共计61艘,合计115.57万载重吨。其中,绿色燃料船舶43艘,占总订单量的70.5%。
“绿色低碳”正引领青岛造船业走向价值链高端。同样规模的一艘船舶订单,安装传统发动机的订单价为7000万美元左右,安装LNG、氨等新燃料动力系统后,订单价便能提升至约9000万美元。
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式”发展
向深海进军,向未来布局,青岛还要为我国造船业打造更可靠、更智能、更低碳的动力系统。
为此,青岛支持在相关领域打造创新平台,汇聚产学研用创新主体,集中力量“办大事”。不久前,青岛获批四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其中“山东省船舶动力技术创新中心”赫然在列。该中心由中船发动机牵头建设,聚焦船舶与海工装备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研制甲醇、氨等清洁燃料船舶发动机、改善矿物燃料船舶发动机为方向,推进燃料供给系统、排放后处理系统等核心技术开发,打造集储运、供给、燃烧、排放、监控于一体的船舶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集群。
2023年5月揭牌的山东省船舶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则由中船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北海造船等62家单位共同建设。该共同体将立足船舶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等发展挑战,建立全产业链协同体制机制,解决单个创新主体“干不了、不愿意干、干了不划算”的问题,促进船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创新研发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2023年,在青岛市科技局的争取下,“船用LNG、氨气、甲醇双燃料供给系统开发”项目获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由青岛双瑞牵头,以总金额1450万元的支持额度,为青岛研发新能源系列的高附加值船型增添了底气。
在更高能级的合作中,造船业也被重点关注。不久前,青岛市政府与山东省科技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提到,双方将围绕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共同助力加快山东省船舶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等项目建设,推动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北海造船订单中新能源动力系统船舶比例超过70%,中船发动机2023年全球双燃料发动机订单占比已突破40%,青岛双瑞在新燃料供给系统方面实现全球领先……政策支持、平台聚势、企业联合之下,更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正满载“绿色新动力”,从青岛加速驶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