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能量-->>内容
一段永远铭刻的历史,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时间:2023/12/7 17:17:56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75年前的9月24日,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经过八天八夜浴血奋战,最终赢得济南战役的胜利。至此,济南宣告解放!济南战役的胜利,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转折点,被誉为“伟大胜利”。

青山有幸埋忠骨!2万多名将士血染沙场,5000多名官兵付出生命的代价。但75年前因战事匆忙,许多烈士捧土为墓、削木为碑,成为无名烈士。

75年前,是他们的英勇冲锋,赢得了战役的胜利。75年后,他们的名字铸成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还是一段有关“思念”的故事——主人公们出征少年身,归来英雄魂,一别也成为永别,几代人为此魂牵梦萦。岁月磨灭不了记忆,75年来,还有一代接一代的亲人盼着那个远赴战场的小伙子回家。他们的英勇事迹,还等着后人缅怀、传颂。

铭记历史,勇毅前行。为了守护烈士忠魂,让无名烈士“有名”,济南市成立烈士寻亲中心,组建寻亲工作专班,率先运用DNA鉴定技术为无名烈士寻亲并取得丰硕进展。他们先后出征10次,奔赴山东、河北2省15市100多个村镇,行程4.5万余公里,为103名无名烈士找回名字、找到了家。

忠魂不泯,山河永念。75年前,思念的种子发了芽,75年后,英雄们终于以另一种形式与家人“团聚”,思念的种子已成为“满树繁花”。

为烈士寻亲,是承诺更是责任

让我们再次回到75年前那场跌宕起伏的伟大战役中——

1948年9月16日24时,济南战役正式打响。24日,英勇的华东野战军经过八天八夜浴血奋战,至傍晚,攻城各部队于大明湖畔胜利会师。至此,内城守军全部被歼,济南宣告解放,奏响了一曲军政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英雄史诗。

济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转折点,被誉为“伟大胜利”。拥有70万人口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宣告解放,开启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75年后的今天,烽烟虽逝,雄风长存。济南发生了沧桑巨变,但济南战役中蕴含的信仰坚定的政治品格、攻坚克难的英雄气概、军民团结的强大力量依然历久弥新,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战士依然为后人所敬佩、追念。

但当年战事匆忙,许多烈士捧土为墓、削木为碑,成为无名烈士。

为烈士寻亲,让无名烈士“有名”,是后辈们的承诺,更是责任。2021年1月28日,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了无名烈士DNA样本提取工作,首批完成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无名烈士DNA样本提取。此前,利用DNA技术寻亲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没有经验可循。彼时,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突破,放眼全国都是首次。

在专业的系统中,一批批烈士们的DNA样本与亲属比对成功。2021年9月7日,寻亲小组带着对比信息出发,吹响了为济南战役无名烈士寻亲的“集结号”:他们分赴山东境内8市20多个村镇,找到了首批6位无名烈士的亲属。无名烈士“有名”,英魂归故里,有了现实依据。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还活着。”一年后的9月24日,在济南解放74周年之际,济南为济南战役中牺牲的49位寻亲成功的无名烈士举行了立碑仪式:烈士于在肖的儿子于凤鸣带了一捧母亲墓前的黄土,“想让他们葬在一起”;78岁的翟建华激动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就想来墓前给父亲磕个头;出生5天父亲就参军的于翠香,前来祭拜父亲,圆一辈子的梦。

英雄功勋历史铭记,烈士英名山河不忘。济南,以城市之名,以最高礼遇致敬英烈,致敬烈属!

英雄山上再立丰碑,英雄不再无名长眠

英雄不再无名长眠。2023年9月24日,秋雨蒙蒙,济南革命烈士陵园英雄广场再立起54座“丰碑”,为王三海等54名第二批寻亲成功的济南战役烈士举办立碑仪式。

2023年是济南解放75周年,也是济南战役胜利75周年的光辉时刻。

这一年也是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突破之年”。在这一年,寻亲小组5次出征,为54名无名烈士成功寻亲,并在今年3月首次跨省寻访,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找到了烈士王三海的妹妹王二琴。彼时,89岁的王二琴老人在河北省隆尧县烈士陵园纪念馆内,用手抚摸着烈士纪念馆英烈墙上王三海的名字,失声痛哭:“终于等到哥哥了!”

9月23日,立碑仪式前一天,烈士王三海的侄孙王增国从河北邢台如约而至,提到“三爷爷”,王增国眼里噙着热泪,“爷爷,孙儿替全家来看您了!”

王增国回忆道,三爷爷参军后一去不回,让家里人十分挂念。20世纪50年代,家里人来济南寻过两回,他们曾找到一处木牌,但字迹潦草,分不清是“王三海”还是“王之海”,这一字之差,只得让他们失望而归。

78岁的高克花携一家八口人远道而来。一听说要来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给父亲高安易立碑,她激动得好几天没有睡好觉。“家里人都非常激动,想要见证这一刻。”

高克花说,父亲去世时,她只有一岁多,不懂事也不记事。父亲牺牲后,奶奶曾来济南寻找,但始终没有音信。怀着悲痛的心情,奶奶从济南走回海阳老家,这一路的奔波也让奶奶落下了一身的病痛。

在奶奶的讲述中,高克花得知父亲是一位勇敢果毅的人。虽然没有见过父亲,但好在家里仍保存着父亲的一张黑白照片。高克花说,这张照片本来是父亲与一位战友的合照,被翻拍后保留至今。一张旧时的黑白照片,把革命烈士高安易的形象更加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捧一抔故土,寄一缕哀思

2023年的立碑仪式,是54个家庭的圆梦时刻。手扶着亲人的墓碑,烈属们难以抑制心中哀痛,他们诉说着跨越时空的相思之情,奔涌而出的泪水是悲痛也是宽慰。

今日的团聚时刻,了却了全家几代人的心愿。

烈士魏传新的侄子魏笃彬遵守了当初的承诺,带着自己亲手种植的猕猴桃和苹果,在立碑仪式上祭奠大爷。

此外,他还带来了自家做的炸肉、炸豆腐和炸鱼。“想着那个年代家里穷,我大爷也吃不上,带来给他尝尝。”魏笃彬说,烈士魏传新是他父亲的大哥,在家排行老大,当兵走了以后便没了消息。“我奶奶那时不知道他牺牲了,光埋怨我大爷出去了不回家。”魏笃彬哽咽着说,奶奶伤心了很久,临去世前,还不断念叨。“现在也是圆了奶奶的心愿。”

烈士王秀銮的孙子王合敏一行三人从滨州市阳信县赶来。75年前,全家得知爷爷牺牲的消息后无比悲痛,因为没找到遗骸,便拿了一块砖,在上面写上名字“王秀銮”安葬在老家。

这次来济南祭奠爷爷,王合敏心情格外激动,他特意带了老家的一抔土,这一抔土寄托了亲人们所有的心愿,“希望爷爷能入土为安。”

一位无名烈士的背后,是一家几代人的牵挂与找寻。在这背后,寻亲小组也感受到“迫切”的压力。

“到2023年,济南战役已经胜利75年了,当年烈士的同辈人大多已经不在,为无名烈士寻亲,越深入就越感觉时间的紧迫。”寻亲小组的工作人员多次谈到,要抓紧时间,尽快为DNA比对成功的无名烈士找到家。

75年前的济南战役,英勇的战士们浴血奋战,为最后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在炮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是战士,也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儿女的父亲。每一个战士背后,有亲人的记挂和思念。

抢救式开展烈士寻亲工作,在新时代有了更广阔的意义,那就是英烈事迹的再挖掘、再传播。

这次来到济南,王增国特地参观了解放阁,这个纪念济南战役的地标性建筑所在地,正是三爷爷王三海战斗过的地方。“三爷爷的事迹我们从小都知道,现在啊,我的孙女都上小学了,有天她回来说,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就是给大家讲讲家里英烈的故事。”王增国说,耳濡目染的孙女也感到很骄傲,“故事一代代地讲述,这就是传承吧。”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