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东省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数据驱动作用,聚焦惠民利企、社会治理、科学决策等场景,结合实际,创新打造一系列应用场景。
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数据要素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公共数据运营试点为突破口,构建集供数、治数和用数于一体的“1+1+N”公共数据运营体系,即1个一体化大数据平台+1个公共数据运营平台+N个场景应用,探索形成“以公共数据运营撬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模式,推动培育数据资源化、资产化、产业化全链条数据要素生态,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强化统筹
构建数据要素市场的“新底座”
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在“一朵云”“一张网”的基础上,形成全市统建统管共用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集约发展,实现平台统建。建成贯通省、市、区(市)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打造“城市数据中枢”。两个部门以上有共享需求的数据在平台落地,构建以“物理汇聚为主,逻辑汇聚为辅”的数据大集中模式,推动数据汇聚由“网状”向“星型”转变。通过提升数据汇聚能力、海量数据交换能力,为763个接入单位提供统一的数据治理、安全保障和数据服务,推动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和应用创新。
加强全域统筹,实现数据统管。针对部门自建信息化系统导致的“数据汇聚难、管理难”等问题,由大数据、发改、财政三部门对政务信息化项目联审,明确由财政投资建设的信息化系统所产生的数据,纳入公共数据目录统一管理。对需求迫切的社会数据,实现“统采共用”。截至目前,已形成公共数据资源目录9469个,融合汇聚公共数据2000亿条,成为数据开发利用的“资源池”。
完善制度规范,实现协同共用。出台《青岛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政府规章《青岛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以及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等35个专项制度规范,在全市各级各部门推广政务数据首席代表和数据专员制度,深化数据质量问题主动发现和联动治理机制。创新建立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数据需求清单、数据问题清单和数据共享负面清单“四项清单”制度,推动公共数据按需归集、高效共享、协同应用。
试点运营
形成数据价值释放的“新引擎”
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共数据运营试点,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探索解决“数据基础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清晰、公共数据开放深度不够、数据要素市场活力不足”等问题。
市场化运营,用好“两只手”。用好“有效市场的手”,将公共数据加工使用权、产品经营权授权给全资国有企业华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支持其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运营通道,根据市场个性化需求加工治理数据,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社会主体挖掘应用场景,开发数据产品。用好“有为政府的手”,制定《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试点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公共数据运营中涉及的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和关键流程,确保数据安全使用,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场景式牵引,激活数据价值。通过引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将数据与技术、资本、市场有效融合,在金融、医疗、交通、贸易、大模型应用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突破。比如,金融领域,金融机构利用涉企公共数据开发信贷产品,涉及贷前审查、贷中放款和贷后跟踪综合资金近3000亿元;医疗领域,推出医疗数据与保险业务融合创新产品,将以往几天的核保时间缩短为3—5秒,在实现医疗数据变现的基础上,成功向省外输出;大宗贸易领域,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公共数据服务,实现大宗商品采购额度超3840万元,网络货运订单额度超7500万元,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实体产业链。
开放式发展,共建统一市场。坚持数据开放、场景开放和市场开放,探索“开放、包容、共赢”的合作机制,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环境。举办“2023首届公共数据运营大会”等5次全国性会议活动,推动政府部门、企业和协会逾千家单位交流互鉴。发起成立包括38个省市地区和机构的“公共数据运营全国统一大市场联盟”,组建首批20余家单位参与的海洋大数据合作发展平台,启动建设公共数据赋能大模型训练基地,带动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数据要素开发利用。
创新突破
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生态”
以构建良好的数字生态新秩序、活跃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全链条数据产业为目标,实施“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先行区培育行动”,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探索了新方案。
发挥优势,打通数据资产化路径。组织编制发布全国首个“数据资产价值与收益分配评价模型”标准,成立青岛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建立数据资产登记平台,实现青岛、厦门、武汉、兰州四城共用,并与深圳、贵阳数交所进行数据资产登记互联互通互认。打通数据资产登记、评价、评估等关键环节,实现数据资产融资和作价入股。青岛华通智研院与北岸数科、翼方健数签订了成立合资公司协议,匹配数据、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成为国内率先实现数据资产作价入股的成功案例。
多方联动,培育产业赋能载体。全省首个数据要素产业园落户城阳,积极培育数据治理、数据标注、合规认证、资产评估等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打造全省首个通过金融监管审批的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围绕影视、文旅、卫星遥感、工业等重点领域建设特色专区,上架数据产品、模型和算法260多个。建成全国首个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额1053万元。15家企业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数据要素型示范企业”第一批名单,占全省入选总数的48%。
立足发展,打造人才培训基地。实施大数据人才“青苗”行动,与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驻青高校开展战略合作,深化大数据青年人才联合培养、实训基地共建合作,构建政校企一体、产学研协同的数据要素青年人才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目前,已培育省级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11家、市级24家,年内开展大数据人才专业培训3000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