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镇街新闻-->>内容
村民眼中的“能人”
时间:2014-9-24 14:40:49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听说田庄镇旬北村有一位二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的能人,记者来到该村一探究竟。
    她叫王秀平,今年52岁,在村民的眼中,7年前,她是位优秀的村干部,现在她是位“能人”。22年前,王秀平在村里当了一名村干部,从事妇女工作。22年后,没有一技之长的她从村里退了下来,过惯了忙碌生活的王秀平很不适应没事干的日子。经过多方考察,王秀平瞅准农村闲散妇女多的优势,决定开办服装加工点,主动到先华工艺品有限公司揽活。
    在先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支持下,2008年,王秀平把本村懂缝纫技术的妇女召集在一起,开办了一家服装加工点,按订单为企业加工服装。
    开业之初,由于懂技术的业务不精,为企业生产的第一批订单——儿童围嘴未通过验收,全部被退了回来。王秀平没有气馁,她多方打听联系服装企业的技术顾问,为妇女们上技术课,通过培训,王秀平服装加工点加工的儿童针织品再也没有被退回来。
    9月15日,记者走进了王秀平在村里设立的服装加工点,十几名妇女正在熟练地踩踏缝纫机制作宝宝服。王秀平告诉记者:“公司把订单下发到这里,村里的姐妹们来这里加工,按件领钱,她们月收入均在1500元以上。手脚麻利的,有时一月能挣3000多元。”
    今年58岁的牛秀平,在服装加工点一干就是7年,自从成立后她一直在这里打工,正在忙碌的她告诉记者:“年龄大了,在家附近找点事干,既耽误不了家里的活,还能赚点零花钱 ,人凑一块干活,心情也舒畅。”小寨村村民段纪云说:“在这里上班,不用风吹日晒,不愁销,还能照顾家庭。”
    王秀平的成功创业,让村民们看到了在家致富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她家学技术。目前,村里像王秀平这样灵活就业的妇女有20名。
富裕起来的王秀平,还时不时地组织姐妹们到北京、青岛等地旅游,让姐妹们开阔眼界。
    王秀平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在我们家,我要为孩子们树榜样,时刻让子女们记着活到老,干到老,在社会上我要继续发挥正能量,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董兆云  张阳)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