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内容
发酵环境等决定酒质
时间:2014-8-27 13:44:16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当下,葡萄上市热季,自酿葡萄酒受到一些市民的喜爱。然而,自酿葡萄酒卫生达标吗?饮用安全吗?当市民品尝自酿葡萄酒时,心里总会有这样的疑惑。

    自酿族追求“纯天然”
    近日,在“百度桓台吧”中,一名网友记录自己酿造葡萄酒的帖子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这名网友在帖子中表示,看到身边不少朋友自己酿造葡萄酒,而且做法简单,他也跃跃欲试,并在市场上采购自酿葡萄酒的葡萄和冰糖,回家酿酒。网友纷纷留言跟帖,希望能在美酒酿好之后,分得一杯品尝。
    网友直播酿酒过程聊的嗨,许多市民也自己动手忙活了起来。在采访中,家住五里小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家种着葡萄,往年吃的不如坏的多,干脆学着酿起葡萄酒。“外面买的葡萄酒都很贵,这自己酿造的葡萄酒都是选的好葡萄,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纯天然的岂不是更好。”张女士说。
然而也有市民对此提出质疑,几位受访者表示,他们曾听说过饮用自酿葡萄酒后,身体出现胸闷、恶心、头晕等症状。
    “自酿族”缺乏安全意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自酿族”都是凭经验办事,不会太在乎自酿葡萄酒的加工环节如何控制。据了解,酿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自酿”的酒类就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自酿族往往只注重采摘的新鲜程度,不懂得事前如何对酿酒器具进行深度消毒。
    张女士告诉记者,发酵过程只要注意卫生,不要感染杂菌,发酵温度在30℃左右,不接触铁质、铜质工具,避免阳光直射,发酵的葡萄酒应该不会含有什么危害物质。
    自酿酒质量难把关
    “自酿葡萄酒质量是否有保证?喝了自酿葡萄酒会中毒吗?”对此,记者联系了张裕葡萄酒桓台地区负责人崔永良。他说,市场上销售的葡萄酒执行葡萄酒国家标准,该标准对葡萄酒理化、卫生、储运、感官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有关部门表示,从工艺上讲以红葡萄酒为例,正规工艺要经过采收、破皮去梗、浸皮与发酵、二氧化碳浸皮法、榨汁、橡木桶中的培养、酒槽中的培养、澄清、装瓶这几个步骤,时间通常为三个月到几年的时间。
    而自酿工艺原料以鲜食葡萄、白砂糖或冰糖为主。经过冲洗、去梗、晾晒、加糖、密封、发酵、过滤、沉淀取酒、分装等几个步骤,时间相对较短,制作和酿造过程过于简单。对于自酿葡萄酒的标准,崔永良表示,“这个不好做评价,自酿的葡萄酒没有固定标准来衡量。”
    自酿酒不易多喝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酿酒时分解出甲醇的含量,与酿酒时间、温度及原材料等有一定关系。崔永良建议盛装葡萄酒要使用玻璃器皿或橡木桶,“千万不要使用塑料瓶、不锈钢、铝器皿等容器来盛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本报提醒广大市民,自酿葡萄酒可以少喝,不适宜大量饮用。人体一旦不慎摄入过量甲醇,就会有头痛、眼睛不适等症状,市民万不可认为这是简单的醉酒反应。出现此类症状,市民应及时就医检查。
        (李明泽 张春晖)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