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达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认定标准
◆第二小学、世纪中学、实验小学、第一小学等县属学校分别领办了城区周边的果里小学、索镇一中、索镇建国小学、索镇中心小学等农村中小学,组建了4个共同体
◆全县义务教育段学校全面实施了小篮球架和热水设备、绿色照明改造、计算机和课桌凳更新等五大工程
◆县委、县政府拿出近25万元对全县83名贫困大学新生进行资助
◆开展“城乡交流送教下乡“活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全县9个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惠及2100多名教师,33400多名学生

县实验小学东校区学生在新建的塑胶操场上活动
“今年秋天,我在县第二小学的操场上参加了学校运动会。”来自县第二小学南校区的学生周欣欣高兴地告诉记者,新学期开学,他们的学校从原果里小学搬到了鸿嘉星城小区,并成为县第二小学的南校区。据了解,县属学校领办农村学校是我县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新举措。今年以来,围绕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由第二小学、世纪中学、实验小学、第一小学等县属学校分别领办了城区周边的果里小学、索镇一中、索镇建国小学、索镇中心小学等农村中小学,组建了4个共同体。通过施行“五统一”,使周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加大原有资源整合力度,田庄镇四处小学合并为一处中心小学,果里镇取消了吴磨、官庄两个教学点,总投资2.9亿元的城南学校建设一期工程小学部已投入使用,初中部正在建设之中,实现了资源的集约有效利用,全县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10月25日,我县2014年“城乡交流、送教下乡”活动在索镇、果里、新城、唐山、起凤、荆家、马桥、田庄8个镇同时开展。活动选定小学、初中16名优秀教师,分别执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品德、历史、地理、科学8个学科观摩课。新城镇的全体教师在听了四节优质课后,忍不住啧啧称赞,他们表示,县教体局派出的优秀教师展示了新课程下的新课堂、新理念、新教法,使听者获益匪浅。据了解,我县坚持开展“城乡交流、送教下乡”活动,先后组织138名城区优秀教师支教送教,50余名骨干教师参与城乡交流。同时,乡村少年宫在我县实现了全覆盖,使全县的农村学生享受到了与城区一样优质的素质教育,该项工作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11月初,家住恒星花园的居民王秀玉发现,小区里又新装了一些健身器材。今年我县为城区街道办事处、新城镇、荆家镇和田庄镇共配置了100多件体育健身器材,实现了年内镇级全民健身中心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完成了唐山镇黄家社区、马桥镇辛庄社区、鼎新西区3个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农村社区示范社区申报工作。 与此同时,2014年,我县加大专项投入,积极办好教育惠民实事。
(岳可华 刘延东 黄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