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激发城乡教育活力
时间:2014-11-27 14:11:13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手机看新闻
为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均衡教育资源,缓解“择校热”和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我县探索建立完善合理的校长教师城乡交流机制,引导优秀师资力量均衡布局,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教研活动联合、考核评价标准统一,为形成县域合理的教师人才梯队打下坚实基础。
统筹配备学科教师。严格编制管理,健全招贤机制,近几年先后面向全国招考教师479人,其中大多数教师优先安排进入农村学校,城乡教师队伍结构更为合理。坚持开展“城乡交流、送教下乡”活动,先后组织138名城区优秀教师支教送教,50余名校干参与城乡交流。推进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建设,不断破解制约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瓶颈。全县9个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惠及2100多名教师,33400多名学生。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每年组织优秀校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外引名师、内联骨干等形式,提升培训效果。全员远程研修、送教下乡、蹲点教研、杏坛新秀等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创建6个教研联合体,实现“联校研修、资源共享”。
建立健全交流制度。每年都从城区学校选派校长、骨干教师到各镇中小学进行支教,与此同时,各镇农村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也被选派到城区学校对口任教学习。近三年来,先后组织了138名城区优秀教师支教送教,50余名校干参与城乡交流。今年县属4处学校增加了40名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
强化交流人员管理。逐年对参加交流的人员限定条件,如教学年限、业务能力等,逐步通过加强考核和完善奖惩措施等手段对教学成绩优异、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服务学校评价高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建立校际间交流反馈制度,及时反馈交流人员的信息;扩大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破除了城乡观念差别。到农村支教的教师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带动了任教学科教学成绩的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在县属学校积极学习教学理念和方法,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 (岳可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