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手足口病监测和聚集性疫情、暴发疫情的处置工作,县卫生局近日印发《手足口病监测及暴发疫情处置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手足口病监测和防控。
县卫生局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于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于 24 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小学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 应当立即报告。
县卫生局规定,发生聚集性疫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 24 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发生暴发疫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时间为自首发病例发病前一周至调查之日,并填写《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上报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 每起暴发疫情至少采集 5 例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医疗机构根据患儿病情,要求患儿居家或住院治疗。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负责本辖区居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随访工作,指导居家治疗患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当出现重症病例早期识别指征时,应当立即前往重症病例救治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应当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住院患儿应当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记者了解到,出现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应当加强晨午检和缺课追因等工作,对患儿使用过的玩具、用具、餐具等物品和活动场所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出现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应当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关班或关园的建议,并出具书面预防控制措施建议书,指导该托幼机构做好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和居家儿童的健康观察。
(伊丕香 于军)
相关链接
手足口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普通病例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 X 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聚集性病例是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 3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 2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会发生 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