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献血公益事业13年,累计献血107次,其中献全血12次,献机采血小板170个治疗量,献血量达100000毫升,相当于22个成年人的血量
今年53岁的于亦福坚守献血公益事业13年,累计献血107次,其中献全血12次,献机采血小板170个治疗量,献血量达100000毫升,相当于22个成年人的血量,创下了淄博个人献血的最高纪录,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淄博市无偿献血十大状元”等各种奖项。今年4月份,他又荣获“山东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近日,记者经过多方联系后得知于亦福正在金洲花园建筑工地上进行电力安装。他一边干活,一边接受了记者采访。
13年献血100000毫升,救助过186名重病患者
“以前我是每半年献一次全血,从2004年10月,血站开始推广捐献机采血小板,我就一直坚持献血小板了,我现在是一个月献一次。”于亦福一边看着图纸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于亦福告诉记者,血小板的用处可大了,最适合救助车祸、生孩子等导致大出血的患者,以及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自己献的每一份血都能帮助一个重急症患者渡过难关。
谈起于亦福的献血起因纯属偶然。“2000年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桓台百货大楼南侧停着辆采血车,当时没有多想,就是抱着献点爱心的想法走了上去。”献了第一次血后,于亦福翻阅了许多资料,了解到血液对于急救患者的重要性,能够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他人的生命,于亦福认为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从此,献血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于亦福是一位从事电力安装的个体老板,经常到外地联系业务,但无论多忙,他从没因出差耽误过一次献血。今年上半年,他到南方出差,期间接到了血站的电话,说是有重病号需要紧急用血,情况十分紧急。于亦福听后没有多想,立刻启程,在坐了两夜的火车后,没有顾得上休息便直奔血站献血。当时,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无不对于亦福的行为表示感动,但于亦福十分淡定,还半开玩笑地说:“我的血是免检产品,血站能第一时间想到我,是对我的信任。”“通常情况下,我自己算着献血间隔时间快到期了,就不去外地了,留在淄博等着献血,同时注意饮食,不饮酒,不抽烟,以保证血液检测合格。”
淄博市中心血站机采成分室主任王静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有些献血者如果没有预约可能时间上不方便,或者没注意饮食,血液检测不合格是常有的事儿,于亦福从来没有失约过,而且是不管忙不忙,打电话请他就来,来了就一定能献。”
做一次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可于亦福参与无偿献血13年来,已经献血107次,其中献全血12次,献机采血小板170个治疗量,献血量达100000毫升。尤其是近年来,他基本上每个月都要献一次机采血小板。13年来,于亦福用自己的鲜血给186名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不用舍己,就能救人,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提起献血感受,于亦福直率地说:“无偿献血,不用舍己,就能救人,一伸手一捋袖就能做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献全血时,于亦福每年献血两次,每次献血400毫升。从2004年,淄博市中心血站开始推广机采血小板项目。据了解,机采血小板主要用于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以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等。临床上当这些病人不能及时得到血小板的补充时,将面临生命危险。
当得知献血小板能帮助更多需要献血的患者时,于亦福于是从每半年献一次全血改为捐献血小板,这一捋袖就再未停止,尤其是近五六年来,他基本上每个月都要献一次机采血小板。只要献血间隔期一到,于亦福就会伸出手臂慷慨奉献,他什么也不图,只为自己心中的那份信念,只为病榻上的患者可以少一些等待的煎熬。
于亦福13年的献血坚守,源于爱心和坚定的信念,也源于家人的支持。于亦福有一个温暖的家,老人康健,妻子贤惠,女儿活泼。于亦福说,其实,最初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开始母亲并不理解他的做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母亲发现献血并没有影响儿子的身体健康,也就慢慢转变了观念,并且自己也想去无偿献血。于亦福告诉她:“按照国家规定,无偿献血是有年龄限制的,现在超过60岁就不能再进行献血了。”
爱的传递 永不停息
于亦福的献血坚守感动了许多人,也影响了许多人。
“在表哥的带动下,我成了献血者,现在我已经献了1万多毫升血。”提起表哥,于亦福的表弟高建新略带骄傲。
“我是受老于影响参加无偿献血的,目前已献了22400毫升。”于亦福的朋友张奇志自豪地说。于亦福的另一位老友罗黎明,亦在他的影响下参加无偿献血,目前献血量已达7万毫升。“罗黎明一直跟我比赛,说如果我有一年半载没来献血,他一定能超过我,可我就是不给他机会。”提起老友,于亦福童心未泯。
2009年,淄博成立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于亦福得知后立即报名参加。热心公益的他被大家推选为淄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桓台县分队队长。“无偿献血是我的第二事业,现在我出去都带着无偿献血宣传材料,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无偿献血既可以帮助别人,又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做健康储蓄,还对社会有益,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一年于亦福到厦门,看到当地献血车前摆着宣传展板,吸引了不少市民,回来后他立即提建议,很快淄博的献血点也有了宣传展板。
在于亦福的带动下,先后有30多人参加了无偿献血,有的人更是成为志愿者服务队的骨干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一起参与,才会挽救更多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爱心队伍里来。”于亦福说,国家将献血年龄延长到60岁,自己感觉非常高兴。“我还有七八的时间可以无偿献血呢!”于亦福拿着献血证笑着说。
今年4月份,于亦福又作了一项重要决定:通过县红十字会捐献遗体。于亦福是这样想的:“如果一个人能用上自己的器官活了下来,相当于自己也延续了生命,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记者感言:
在从事志愿者服务时,有人问于亦福,献血能给多少钱?于亦福回答他,献血不给钱,大家都是无私奉献。“我帮助了别人,我心里得到了满足,自己觉得好就是好!”于亦福如是说。
或许在有的人眼里,像于亦福这样每年每月坚持无偿献血的人很傻,但正是他们的无私,才使一个个遇到难关的生命得到了及时的帮助,使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延续幸福,使这个世界增添了许多的温暖。 (田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