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内容
“三夏”现用工荒  “高薪”赚得不易
麦收季日工资最高涨幅100元
时间:2013-6-20 10:48:56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往年每逢麦收季来临,大量务工者会选择回家农忙,不少行业就会出现缺工现象,尤其在零工市场方面。但随着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的提高,也渐渐出现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家中只剩口粮地或干脆已全部转包给企业,趁着麦收季节工资上涨的时机,在”高薪“诱惑下,他们决定在异地留守。
    日前,记者来到田庄镇劳务市场发现,路边树下,每隔不远,都会有三五成群围坐在这里“靠活”的农民工。“招工人吗?”见记者靠近,一名工人上前询问,就在记者和他聊天时,三三两两的工人陆续靠拢过来,听说不是来招工的,都垂头丧气地纷纷离开。正说着,一辆面包车驶到市场附近,车刚停稳,工人们一下子聚拢过来,许多插不上号的工人在一旁急得走来走去,前后不到5分钟,五名工人就坐车离开了。
黄河以北小麦正当熟
市场缺工致工资上涨
    “俺们黄河以北的小麦成熟晚,19日左右回家割麦子正好,虽然知道麦收期间工资高,可俺家还有20多亩地,不回去不行啊。”工人老罗无奈地告诉记者,因为劳务市场内滨州市、德州市还有高青县的居多,最近才开始陆陆续续返乡收麦子。
    记者在劳务市场遇到来自德州市的老张。老张干瓦工活已经十余年,除去今年刚被流转的土地,家里还剩1亩多地,往年这个时候,他早早就回家农忙了,可今年他决定留下来赚钱,因为一天能比平时多赚100元,老张告诉记者,和他一起出来的有4个老乡,除了一个老乡因父母体弱多病,回家忙麦收外,其他3个人都留下了。“现在收麦子都是机械化,不需要太多人。”老张说,父母身体都挺好,加上妻子在家,忙麦收绰绰有余。
    “进入麦收季以来,招工单位的数量较平时未有减少,主要还是一些建筑工地。”长期在劳务市场内“拉活”的田永告诉记者,这几天工资行情变化很大。他举例说,现在男壮工最多180元/天,女壮工140至150元/天,平均涨幅50元,而钢筋工、架子工这些技术工,日工资都涨了100元左右,像架子工现在约360元/天。这几年,农忙季节涨工资几乎已经成了惯例,这一点工人们心里最清楚,这也是少数人不顾农忙留下来的主要原因。
干一天赚足雇人费用
为家庭只能“锱铢必较”
    其实,工人们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40岁的刘峰是一名钢筋工,来自滨州市惠民县,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今年年初来桓台后,回家次数掰着手指头就能算清楚。刘峰告诉记者,他老家还剩8亩地,除了父母、妻子外,弟弟也留在老家,即便这样,单靠一家人也很难忙过来,可他有自己的办法——雇人帮忙。
    “家里雇了一名外地工人帮着农忙,一天费用按100元计算,麦收3天,加上包吃的费用,总计400元不到。”刘峰算了一笔账,自己在建筑工地打零工,这几天工资高,如果运气好能找到活,一天就能赚350元左右,而且,除去往返的路费和耽误的工期,怎么算都是赚了。
田永告诉记者,受麦收季节影响,个别行业缺工现象严重,不少经验丰富、头脑灵活的看到机会,干起了农民工“经纪人”,他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利用和建筑工地熟悉的优势,靠“人脉”将市场上的工人介绍给工地,从中赚取一部分“人头费”,但是最近几年做这行的增多,生意也不如往年好做。
    采访中,几名妇女引起记者注意。“前几天俺们捆麦子一天180元,累的腰快直不起来了,不过挣得多,知足了。”来自高青县的李大姐告诉记者,她今年49岁,儿子正上大学,盘算着能多挣点是一点,苦点累点没关系。
    “平日里,丈夫外出打工,我一个人在家照顾老人。”李大姐说,不久前,丈夫打电话告诉她,说这几天工资涨了,地少就不回去了,一听这话,考虑到家里兄弟姊妹多,她把农活和亲友交代了一番,跟着丈夫一起来了桓台。李大姐和她老公现在每天能赚500多元,十天就5000多元,这些钱对家里来说是个不小的补贴。
    在交谈中, 记者感到,工人们分分角角的“计较”中透视出的辛酸、五味杂陈,是苍白的语言无法细致言说的。 (田欣)
关键词:|“三夏”|用工荒|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